别把学习当成苦差事
亲爱的孩子:
昨天,你放学回来,低着个头,愁眉苦脸,把书包扔到沙发上,一坐不起,我喊你吃饭,你说:我累啊,让我歇歇再吃!我问你怎么这么累,你说:学习得累!
也是,早上六点半起床,晚上十点半睡觉,一天十几个小时,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怎能不累?
看你那个可怜相,我真心疼。但是,孩子,你可曾想过,世界上哪有不苦不累、轻轻松松就能做好的事情?说一个你熟悉的故事吧:你还记得上学期你学过的语文课文《
好了,孩子,我们来谈学习吧。正如
其一,要始终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孩子,大家都说学习苦,其实学习最大的苦不是来自于生理,而是来自于心理。很多人谈起学习,总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甚至于“头悬梁,锥刺骨”,好像不这样,不能算学习似的。其实“苦”与“乐”都是人的心理感受。对于做同一件事情而言,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种不同的感受,感兴趣的人乐此不彼,不感兴趣的人敬而远之。因而,问题不在于事情的本身,而在于不同的人兴趣不同,感受不同。所谓“态度决定一切”,一件事情,如果你不喜欢它,觉得它是件苦差事,那怎么干都觉得累;如果你喜欢它,那么你会投入百倍的精力,再累也不觉得累。再说点老套的例子吧,李时珍写《本草纲目》,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还查遍古籍,但他不觉得累,因为他爱医学,喜欢研究草药,希望比前人所突破;徐霞客写游记,踏千山,涉万水,但他不觉得累,因为他爱旅行,爱探险,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爱迪生做实验,千万次才能得到一个结果,但他不觉得累,因为他爱科学,爱实验,希望看到自己的发明造福他人……所以,孩子,不要把学习看成苦差事,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来对待它,喜欢上它,爱上它,把身心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你就不觉得累了。孩子,当你爱上学习,你会觉得,每天在学校,学习自己以前没有学过的东西,你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懂的道理也越来越多,解决问题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将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事啊!而这些,都是学习带来的啊,这还不够让你快乐吗?
其二,要有远大的理想,并有为理想奋斗的精神。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可见,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在强大的动机驱动下所做的事,不仅仅容易成功,而且努力的过程中,也是其乐无穷的。你是个有理想的孩子,想要成为像邓稼先、钱伟长那样杰出的科学家。你学过《邓稼先》那篇文章,也看过《钱伟长传》,你会知道,他们都是立志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的伟人。尤其是钱伟长,原来在清华大学学的是历史专业,数理化成绩特别差,但是“九一八”事变,让钱伟长拍案而起,怒而立誓: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从而弃文从理,从历史系转为物理系,立志学好物理,以振兴中国的军力。正是有了理想的支撑,钱伟长废寝忘食,极度用功,再苦也不觉得苦,再累也不觉得累,终于在物理学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孩子,光有理想不行,还要有为理想奋斗的精神与行动。那今天你作为一个学生,只有学好各科知识,才能为未来理想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想想,你每天都在为理想的实现而行动着,你还会觉得学习苦吗?
其三,采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习变轻松。
孩子,你知道 “事半功倍”这个成语吧?它形容的是做事所花力量较小而收到的效果很大。要想让学习变得轻松,变得快乐,你需要找到的就是“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进入初中后,老师们一直在强调,要尽快适应中学生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经过一年的努力,你的进步还是不小的。但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你的数学好像学得不得法,成绩总是起伏不定。妈妈觉得,练习量不够可能是主要原因,你总是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就完事大吉,我提醒你多做点题时,你不是没时间,就是不想做,结果呢,遇到有难度的题,就不知从何下手了。数、理、化等理科科目要想取得好成绩,没有一定的练习量恐怕不行,多做点典型的习题,多动脑筋,多思考,学会总结不同题型的解法,碰到同一类型的题目便会迎刃而解,而不用吭吭哧哧想半天。孩子,你愿意试着改变一下吗?
亲爱的孩子,学习不是苦差事,人的一生,活到老,要学到老,如果你把它当成苦差事,那这一辈子岂不是要苦到头?如果你把它当成快乐的事,那这一生是不是会过得快乐无比?今天的信,妈妈无非就是想让你摆脱学习的苦恼,用快乐的心情去对待学习,并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永远爱你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