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模联于我,是08年暑假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没有作业的假期,因模联而充实、而丰富。复旦模联官网成了每天必登的网站,林林总总的背景资料,不断更新的会议信息,都吸引着我。我期待着领略参会群体的精彩,更珍惜这难得的磨炼机会。
去往上海前,最重要的功课是讨论官网发布的每周话题,在火星上发现冰对人类有什么影响?敲诈病毒引发了怎样的思考?这些陌生的,曾经与我毫不相干的问题,成为我思考的内容。在资料的收集与研究,思路的分析与整理中,我要求自己,从阿尔巴尼亚的国家角度分析手机辐射造成的社会问题,回答如何面对极地主权的争夺。曾经一无所知的粮食危机与生物燃料,成为阿尔巴尼亚代表的主题,洋洋洒洒写出上千字的文件。
未曾谋面,我就能想象得到,参加复旦模联的学子们会是多么优秀。我也许做不到其中的最好,但一定要做到自己的最好。7月11到15号,我报名参加“卡耐基”当众讲话训练课,作模联前的冲刺。每天六小时的课程,我很努力、很用心地磨练自己,恰当自然地表达,化身成外交官,优雅大方、侃侃而谈。期间,三次回校参与模联筹备工作。为非洲舞服装买布,练习打鼓。准备资料、排演非洲舞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即将到来的那些精彩的时日。
17号前往上海。第一次乘动车,很兴奋。除了开、闭幕式,会议在复旦附中召开。我最大的突破,是学会了争取机会、把握机会。会议上,不断听到主席说:“这个问题,我希望听到大国的声音……”阿尔巴尼亚,一个弱小的欧洲国家。高举国家牌两个小时,也得不到一次表达观点的机会。会下,参加欧合盟的磋商,发现除了援助,一切关于条款的修订都是为了维护发达国家的利益;转向发展中国家,参加亚、非、拉、中东四大联盟的代表磋商,然而达到三分之二多数之后,不属于任何联盟的在野国家的意见便毫无意义。联盟中主要国家的航空航天技术发达,于是在外空军事化问题上便向发达国家妥协了,真的是“弱国无外交”啊。
经历着如此种种,我知道,这本身就是磨炼。利用自由磋商的时间,我去了主席台,强烈要求主席给“阿尔巴尼亚”表述观点的机会,并申请撰写UN Today。会后,一个代表很羡慕地说:“你好幸运哦,被抽到写简报……”我告诉她,是我主动申请的。她睁大了眼睛:“我也很想写,可是没勇气申请……”我笑了,曾经,我也是内心向往却藏而不露的。今天,在屡次得不到回应之时,我给阿尔巴尼亚争得了发言权,我给郑外和自己赢得了机会!我做到了“Be the change”,这是一次自我提升和突破,由此而来的联想是,精彩丰富的人生,同样不会是一场被动应答的考试,而是一个积极进取、多方位自我磨练的舞台。
地球村的活动五彩缤纷,复旦附中的校园摇身一变,顷刻间成了世界公园。特色小吃、异域歌舞、各国民族服装T台秀,还有我们粗犷豪放的非洲舞蹈。在一个新的地方从事一项饶有新意的活动,我们似乎跳出了正常生活的轨道。日程结束的当晚,我们漫步在外滩,直到黄浦江也安静地睡去,激动的心情仍不能平复。难忘的4天,让我收获了太多太多,我享受着忙碌、享受着会议过程中的每一时刻。紧张激烈的会议、积极高效的沟通斡旋,带给我的,是知识的拓展、能力的提高以及全新的体验。代表们外交家一样的气度与风范,丰厚的知识积累,极强的应变能力,从容流畅的语言表达,卓越的现场组织能力……留给我的是钦佩,是赞叹。
在UN Today的末尾,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模联,盛开的记忆。针锋相对地磋商,求同存异地联盟……时间与空间不能束缚我们,尽情放飞,恣意灿烂。我们的视野是地球与人类,我们关注着科技与发展、和平与合作,我们的未来有光荣与梦想。世界是属于我们的,我们是属于未来的。是终点,更是起点。Let’s heal the world, make it a better pl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