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不拘小节,要不得!
——写给儿子的信
儿子,今天老妈两次“中奖”。一听这话,你准会咧咧嘴不好意思地一笑。因为你已经猜出这“奖”与你有关。
上午第一节去数学老师办公室,你的以“严”著称的黄老师正在备课。我想起你昨晚数学有两道小题没有做出来,便问是不是有点难。黄老师很不客气地说:“这部分根本不难,你儿子不是能力的问题。你看他作图都是用水笔随手一画。你家就没有铅笔、尺子吗?”别的同事开玩笑说:“赶紧去给你儿子批发铅笔尺子!”我说:“这个真的有!”然后,黄老师说:“你儿子状态需要调整,上学期二次函数那么难,他都学得那么好。现在学的这些对他来说根本不成问题!”儿子,你听出老师话里的欣赏、期望和批评了吗?知识上的问题不是问题,态度上的问题才是问题。只要认真对待,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后来,在办公室改作业,接到你历史老师的电话,问我最近是不是没有检查你的作业。他颇为生气地说你的简答题每题只是写了几个字,真是“简”答啊!然后画的又是箭头又是波浪线的。这般答题也太不拘小节了吧!
不拘小节,就是不拘泥于与原则无关的琐碎的事情。有些时候,我们可以不拘小节。你是个豁达、乐观、幽默、思维活跃的孩子,有时不拘小节我可以理解。何况,我并不要求你完美,只希望你健康、快乐,不断地进步。我相信,只要不停下前进的脚步,你就会接近成功。不过,学习上的“小节”还是要“拘”的,比如:作图规范、答题全面、书写工整等。学习不拘小节,要不得!
中午,我们围着餐桌吃饭,谈到“小节”问题,我说:“作图为什么要用铅笔和尺子呢?不仅仅是为了画得规范、好看?你想,用水笔画的话,如果画错了,再画,画来画去,连原图也看不出来了。是不是?”你点点头。我想,你明白这些道理,也一定会改正的。
儿子,你看我们餐桌穿的“袜子”!来咱家的细心的客人发现餐桌如此模样都感到惊奇。咱家的餐桌年事已高,随着来回拖拉,腿下端(就叫它脚吧)的一层塑料外套磨破了。每次挪动,尽管很小心,还是会在地板上划出“伤痕”。如此下去,要不了多久,我们的地板就会伤痕累累万劫不复。怎么办?于是,我们在过年的时候,给桌子的脚也穿上了喜庆的红“袜子”。(用废弃的口罩等裹住桌子的脚,再用包喜糖的红纱套上缠紧)。红纱的上端微微绽开像花朵一样,真的还挺好看。这样,不管怎么拖、拉、拽桌子都再也不会发出刺耳的声响,也不必担心地板“毁容”了。儿子,你看,稍稍动动脑筋、动动手就解决不了问题。学习上的问题你也一定能动脑动手解决掉!对吗?
儿子,你还记得那个学徒理发的故事吗?那个聪明的学徒先是用葫芦练刮光头,很快他就学会了,他很是得意。每次三下五除二就将一个葫芦刮成了光头,他就随手将刮刀一甩扎在葫芦上。后来,他开始给顾客理发了,刚刮完一个光头就惹祸了。就因为他那不拘小节的一“甩”。
儿子,你的老师很看好你,你的同学很喜欢你,你自己当然更要珍视自己。细节决定成败。生活中可不拘小节,但学习上要一丝不苟。试试看,你一定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