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拜读家长写给我的信,继续和家长一路同行。
张淑弈的妈妈在信中说——
武松老师,您好!静心品读您的“四.5班的故事”(43)且行且思——写给家长的一封信,心底深处最强烈的声音还是感动。感动着您的教育理念——关注分数,但不只看分数;感动您的坚持——班级故事的连载;感动您的教育风格——成绩背后的总结与反思……是的,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孩子,我们都需要经常反思和总结,在反思中取得我们想要的结果。(一个人的一生如果没有几个知己,那么他无疑是失败的,而我很幸运地结交了几位,张淑弈的妈妈便是其一。我一厢情愿地把她“拉”为我的知己,是来自她对我的理解和了解,还有认可和支持,这一切使我的心灵充盈丰腴,还有朋友般的温暖。)此刻,我最想对您说的还是“谢谢”!感谢您用灵魂和热情引领着四十四个孩子快乐成长,甚至因此影响着四十四个家庭的命运。其实,您正在做的真的是一项意义深远的伟大事业。(淑羿妈妈过奖了,我愧不敢当啊!我不敢奢望自己会影响孩子及家庭的一生,但是我会真诚祝福他们,同时也在为他们一生的幸福做点实在事。我只是一介书生,一个勉强能称的上的“知识分子”的教师,自己能做的事很少,只是我不乏追求和梦想,心中充满希冀,也有着美好的愿景……我不知道自己做的能否算是“事业”,即使不是,我也会干工作当成事业而奋进。)
四(5)班的整体素质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作为家长我对您的四点总结(1、师生与家长之间彼此理解、互助、支持,和谐相处;2、开展“共读、共写”活动;3、关注分数,但不只看分数;4、注重好习惯的培养。)深表赞同。但是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且行且思,芝麻开花——节节高!(是的,我们会做最好的自己,尽情展现四.5班的魅力。)所以我想针对张淑弈近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给您作一下交流。
淑羿是一个相对来说习惯良好的孩子,本学期仍然能够一如既往地按照她既定的生活和学习计划进行。也使得她各科成绩相对稳定。(当我和一些家长聊到张淑羿,惊叹于孩子的优异表现时,我总会告诉他们,淑羿的优秀来自她的好习惯,“习惯决定命运”。)作为家长我觉得孩子需要改善和提高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冒险精神的培养。2)阅读深度的培养。3)答题准确度和完整度的训练。4)专注力和记忆力的强化。(读完淑羿妈妈列的这四点,我不禁惊呼:“太厉害了!”我觉得她一个当之无愧的“家教能手”,这四点的提出有针对性,也非常及时。冒险精神的培养在当下似乎被多数家长忽略了,没有给孩子充分历练的时间,而让他们生活在“温室”中享乐,却不知“不经历怎能见彩虹”的道理,抑或是知道了但根本不忍心做,其实,“冒险”也是为了以后“安全”,要为之。2、3、4三方面的问题是现在学生的共性缺点,也是我这学期努力要引导学生改观的,淑羿妈妈能提出来,可见她平日对孩子的学习是多么用心。)冒险精神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作为女孩子相对缺少这个,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有的放矢、适当培养。也需要老师您的配合和引导。
也许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张淑弈从小很自然地养成了博览群书的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现在关心的不仅是她的阅读广度,更要的还要关注她的阅读深度的培养。在此也希望得到武松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淑羿有别于部分孩子,当我用心呵护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试着引领他们博览群书的时候,淑羿已经走过了“这一程”,她需要做的是“深读”,深读先从选书开始,再说如何挖掘深度及有用的价值。我假设一例子——让孩子读不是儿童版的《红楼梦》,其间再让她看看周汝昌老师和刘心武老师关于“红楼梦”的“百家讲坛”,以促使她在沉醉中读出趣味和文章厚重味。)
回答问题的准确度和完整度,不仅是一个孩子的综合能力的表现,也是学习方法和技巧能力的反映。一个问题,会做是一个层次;会做做对又是一个层次;会做做对又做得完美便是最高层次。(我把淑羿妈妈把作业分的“层次观”告诉学生,大家收益很大。我非常佩服她的总结。)培养孩子是一项工程,认真走好每一步都是至关重要的,好在一路上有你的陪伴,相信我们的默契合作一定能达到完美层次。(对此,我信心百倍!)
学生的专注力和记忆力的强化应该贯穿孩子的整个学习过程,甚至她的一生。有意识的巩固和强化孩子的专注力和记忆力显得尤为重要,今后我们应该继续创造孩子专注做事的机会,并鼓励她进行自我记忆力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稳中求好、不断进步。(两个字:佩服!)
另外,关于您信中的“浮躁和懈怠”,我也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总结。对于“浮躁”的建议(读书使其静气,做好榜样使其稳心。)我已经深记在心。对于“懈怠”我也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明白了:“热爱是做事的动力,我们和孩子热爱学习,懈怠自然而去!”(有这样尽心的家长,我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孩子会更棒呢?)
付出总有回报,要做就做最好!教育的路上我们且行且思,一路同行!
真诚祝福全家幸福安康!(携我漂亮的老婆和可爱的童童表示感谢,并把同样的祝福献给淑羿一家!)
宋烁琪的家长在来信中写道——
尊敬的武松郭老师,您好!很荣幸和您在一起交流关于孩子教育这一深刻的命题。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士,您显然比我有更大的发言权,但是作为学生的家长目睹了女儿从入校门的那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有以下粗浅的体会与您探讨。(“探讨”,我喜欢这个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们都有“话语权”,只是教师相对显得更专业一些罢了。)
关于如何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作为一名中国应试教育的过来人,自己深知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学习缺乏兴趣,不能真正的把学习和动漫等同,为什么孩子能在看动漫的时候真正用心看,看后能津津乐道,而学习对她而言更多的是一项任务,是为了完成父母和老师的交待。(烁琪爸爸质问得一针见血!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激情,能产生巨大的力量,而学生兴趣不浓则说明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出问题了,因为“兴趣和动机一样,受家长和教师的影响很大”。而针对烁琪的情况,我以后的教育计划是:积极关注她的成长的同时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首先,老师在课堂上采取更加生动活泼的方式,把孩子爱玩的天性和学习的自觉性融汇在一起。其次,家长对孩子的辅导也要因材施教,不能有急躁情绪,要把握自己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使孩子真正沉浸在学习的兴趣中。(两点建议,中肯实用。“家长也是教育者”,看了烁琪爸爸的感悟,我更加坚信!)
家长和老师要有默契的配合,学校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途径,家庭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有起有伏,孩子的成绩稳定时,老师和家长也不要沾沾自喜,孩子的成绩下降时,也不要沮丧,及时找原因,帮孩子走出低谷。学习是一项成途跋涉的任务,我们在他的成长中要不断给他鼓励,是他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向前迈步!(这一段精彩的阐述富含理性之光辉,可见烁琪的爸爸是一个有着民主情怀的家长。所有家长都能这样想的话,教育便轻松了许多,简单了许多,当然,懂得了不是“归宿”,关键在于践行,把思想落实于行动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以上粗浅的体会仅供和您交流。(体会深刻,呵呵,武松钦佩!诸多观点以铭记在心,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