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我的儿子
——读《亲亲我的妈妈》
刚刚读完黄蓓佳的《亲亲我的妈妈》,心中起伏不平,难以平静。
小说从一场飞来的车祸写起,主人公舒一眉和赵安迪就是在下葬的墓穴旁开始了他们的故事的。一辆发了疯的轿车夺去了安迪父亲的生命,安迪记得父亲的最后的印象是“用有力的大手把自己摔出了一边”,从而躲过了车祸,以后自己就迷迷糊糊地住在医院里了。离开父子10年的舒一眉也来参加昔日丈夫地葬礼。“她美丽的像从相片上走下来一样”,这是小安迪第一次看到母亲时的印象。最后母亲终于带着陌生的儿子离开了乡村,来到了南京。现在她是一位电台的主持人,主持一档深夜在空中扩散的《星空夜话》,为那些普通的老百姓解除心中的愤懑,化解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难解之事。因为听到太多的牢骚,感受到太多的忧郁,她在生活中也逐渐患上了抑郁症,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表现出很特别的母性反常行为,让儿子觉得无法和自己陌生的妈妈沟通。
就这样一个是有轻微孤独症的孩子,一个是有轻微孤独症与抑郁症的母亲,相处成了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孩子一直在对抗着陌生环境中格格不入的困境,但大多数时候他是一个很被动的孩子,习惯了忍耐,哪怕是烫伤了躺在病床上也不许自己呻吟。但他是这个家中唯一的男子汉,他孤独的母亲有时会依赖而求助地看着他。在妈妈的信赖中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他上网帮妈妈查抑郁症的资料,他告诉自己:“我一定不会让妈妈死的。”最终,在理解和温暖的吻中回归了母子间的融洽与和谐。
在这部感人的文学作品中,我第一次读懂了儿童的内心世界是那么丰富,他们自尊心是那么强烈,又一次深深的体会到母子之间也需要互相尊重与关爱。想想自己平时与孩子的交往,虽然很多时候非常尊重孩子的想法,但大人的强势有时有意无意的在压制着孩子。比如,儿子想出去玩了,我总怕不安全在后面偷偷地跟着,让孩子“有个盯梢的,玩的不痛快”;如果我的事情和儿子的事冲突,多数都是先办我的,再办他的。如此事情,现在想来,觉得很对不起儿子的,我真诚的向儿子道歉,儿子大度地说:“这有什么呀,我知道,妈妈不管怎么做都是爱我的”。我好感动呀,一下感到了孩子的伟大,就如黄蓓佳说:“我相信孩子的眼力,很多时候,他们比大人更加入木三分。”我真的该好好谢谢孩子了!也该好好的反省一次了:孩子需要尊重,需要理解!在和孩子共同生活的日子里,遇事我们不要自作主张,要和孩子商量,使孩子在商量中得到大人的尊重,也从而使孩子懂得尊重别人!
孩子是独立的世界,这个世界蕴藏着极大的潜能。潜能的开发,需要个人努力,更需要靠父母的尊重、赏识和肯定。作为家长,我们要真正的尊重他们,由衷的赞美他们,他们一定会用健康的成长来回报我们!
亲亲我的儿子,感谢你对妈妈的理解,让我们在以后的共同生活中,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快乐生活,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