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鱼缸教育
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 苏霍姆林斯基
上面的一段话是我刚刚学到的,还是女儿告诉我的,女儿开始要自由了。
前一段,气候干燥,风又很大,尽管平时我催女儿多喝水的话几乎磨破了嘴皮,可女儿的老毛病--口腔溃疡还是犯了,我知道她这是上火了,就拼命的提醒她喝水,不再去理会她对我不耐烦的眼神,只希望她能消了火气,吃饭时不再难受。
周末,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没有完成,女儿还吃着消炎药,我就把女儿关在小屋里,不让儿子去打搅她,也不想让她出来,一是安静的写作业,二是我固执的认为少说话可能口腔溃疡会好的快些。
两个小时以后,我推门进去,看到女儿正对着课本出神,走到跟前,惊奇的发现大白卷只写了半面,也就是一张卷子的四分之一。我有点火,可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心里想:眼看要考试了,不认真复习怎么能行,就这速度,到下午也写不完,可要是一顿训斥,女儿本来都不舒服,那“小金豆”可就都砸我身上了。
女儿看到我的神情,也有点紧张,结结巴巴的说:“妈妈,我嘴……疼!”那只有蚊子哼哼的声音在我预料之中。“没事,妈妈来叫你喝凉茶呢,饿不?先喝点水吧,不行,出去看会电视?”我温和的询问,就是不提作业没做的事。
“真的?不会吧!”女儿的眼神很快亮了,可一转眼,又暗下去了。
“当然是真的,妈妈今天决定采取打破鱼缸法则,让小鱼在大池里游呢!”我想到了那本做好父母的书。
鱼缸法则 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金鱼,三寸来长,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不见金鱼生长。然而将这种金鱼放到水池中,两个月的时间,原本三寸的金鱼可以长到一尺。 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而父母的保护和管教就像鱼缸一样,孩子在父母的鱼缸中永远难以长成大鱼。要想孩子健康强壮的成长,一定要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而不让他们拘泥于一个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鱼缸”。随着教育的进步,知识的日益增加,父母应该克制自己的想法和冲动,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看到女儿一知半解,我冲她摆摆手:“去吧,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看电视、读书、和弟弟做游戏都可以,时间你自己支配,妈妈今天不催你!”确定了我的语气以后,女儿跳着三步就出了小屋,嘴里还哼着“我不想 我不想 不想长大……”
看着出了笼的“小鸟”,我的心里却忐忑不安起来:如果今天女儿不做作业,一直玩到晚上我怎么办?吵?用武力?不,不行,哎,可自己已经说过了,就一定要做到,女儿不会玩那么久的,她能想起来做作业,真不做也就算了,全当实验自然惩罚法了!
自己给自己吃了颗定心丸,我洗起了衣服,放了一首“和你一样”,强迫自己不再想女儿的作业问题。可还是忍不住偷偷的看了看,女儿此时正坐在茶几前,用剪刀剪着什么,儿子则安静坐在旁边,聚精会神的看着姐姐的动作。
时针已经转了一圈了,女儿的小手工已经完工,好象是个盒子,上面还有盖子。盒子上面好象还贴了贴画,还有画的花边,很精致,也很“华丽”,里面还用一色的手工纸像糊墙纸一样糊了一边,看不到盒子有一点点的缝隙。
看嘛,咱这当妈妈的还是不放心,老偷着看,还看的蛮仔细,看来自己没信心呀。
再看人家,认真做着自己的事情,连头也不抬一下,才不理会你着不着急呢。
时针又转了半圈,女儿开始收拾工具了,接着打扫战场,神秘的把宝贝盒子收起来,才来到我后面,抱着我的腰:“妈妈,我要写作业了,是不是还是十分钟完成了就画花呀!您不用担心,我知道自己的主要事情是作业,您呀,是在使用糖衣片呢!”
我抑制住心里的狂喜,顾做平静地说:“哦,什么是糖衣片呀?只要有时间观念,当然要画花了!妈妈是相信孩子的。”
“哎呀,就是我吃的药,上面是一层甜甜的衣裳,等你吃到嘴里时,一点都不苦也不难受,可一到肚子里可能就是苦的了!”女儿很认真的分析着。
“可苦是利于病啊,你不是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妈妈不再把你圈起来,是希望你自由安排时间,做到学习玩耍两不误啊!快乐中学习着,这也是你长大的一个表现!你看呢?”我转过身,抱着女儿,突然发现女儿是那么的可爱。
女儿好象突然明白了,亲昵的扑进我的怀里:“我知道了,刚才我着急做礼物呢,我的一个小朋友要过生日了,我做个秘密盒子送给她,希望她把秘密都装进去呢!所以,刚才……”
下面的作业问题轻松解决了,真是顺利极了!看来做父母也要灵活才行,一味的强调写作业写作业,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和要求,学习是不可能顺利的!
不过我考虑,此方法要试行,不能盲目的运用,放开的是风筝线,源头还是要掌握在我们手里!
打开听到声音后稍等,点击书的右下上角自然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