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最好的老师?
——《特别的萨哈拉》读书笔记2
2013.1.23 星期三 阴
“如果妈妈晚上下班后不是很累,她会给我读书上面的故事,我就静静地躺在妈妈的怀里,这个时候,我觉得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而我是世界上最棒的学生。”(《特别的萨哈拉》P003)
当我阅读到这段文字时,我觉得有两处值得玩味:一是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萨哈拉觉得“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而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二是萨哈拉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棒的学生”,而不是世界上最棒的孩子?
思考继续:妈妈何以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老师”?她身上到底具备了什么优秀素质?我们又能从中学到什么?这是我想探究的话题。
探究1、妈妈非常爱萨哈拉。
“虽然我和妈妈没有很多的钞票,但是在妈妈买书的时候永远不会犹豫,即使是掏出一张很‘大’的钱,她的眼睛也不会多眨一下……我喜欢妈妈这种勇敢的神情。”
妈妈作为单身母亲,养育萨哈拉不容易,但为萨哈拉买书却表现得异常勇敢。萨哈拉喜欢妈妈这种勇敢的神情,因为她懂得,这是妈妈不顾一切爱她的表现。
启示1、教师要爱学生。
这个道理,人人皆知。
探究2、妈妈懂得书籍的重要。
“我和妈妈常常去书店,我可以挑选各种各样的书。……就好像这些书和面包牛奶一样,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
妈妈懂得读书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懂得书籍是满足其精神营养的必需品。
启示2、教师应把读书当作天职。
教师是教书的,读书是自己的天职,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是教师的职责。如果一群孩子跟随你三年或六年,没有人爱上读书,而只是学会了考试,那么你就是失职。
探究3、妈妈理解萨哈拉。
妈妈知道萨哈拉的梦想是当一名作家。她理解、尊重萨哈拉的梦想,无论多么困难,都支持萨哈拉追求自己的梦想。
同时,萨哈拉的父母离异后,萨哈拉对父爱有着深深的渴望,现实中却无法得到满足。因此,萨哈拉通过自己的笔写下了对爸爸的思念,写下了希求父爱的心愿,写下了对世界的向往。这一切,妈妈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默默地帮助萨哈拉。
启示3、教师要理解学生。
无论学习成绩好与坏,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蹲下身子,倾听、理解、尊重孩子的内心语言。
探究4、妈妈的教育方式最合宜。
萨哈拉最喜欢妈妈的教育方式:躺在妈妈怀里,静静地听妈妈讲故事。
启示4、教师的教育方式要最合宜。
我们在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选择学生愿意接受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应该是浸润式的、濡染式的,重在引导,非外在压迫、强制。
探究5、妈妈创设的教育情境是温暖的。
晚饭后,妈妈工作不太累,就开始给萨哈拉阅读书上的故事。这故事可能是童话,也可能是神话,不管是哪一种,定能够唤起萨哈拉的无穷想象。试想一下:安谧的夜晚,亲切的话语,动听的嗓音,编织成一个又一个的神奇瑰丽的梦。萨哈拉怎能不如痴如醉?
启示5、教师也要创设温暖的教育情境。
教育是美好的,成长是快乐的。教育是安静的,成长是优雅的。教育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温暖,教育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润泽。
妈妈是一个懂教育的人。她给了萨哈拉爱,给了萨哈拉力量,还给了萨哈拉梦想。更重要的是,妈妈的理解使萨哈拉从未放弃梦想。因此,萨哈拉才说“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