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
《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韩兴娥著,暑假再读,已经是第四遍了。韩兴娥用自己的切身教学实践阐述了“大量阅读是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
阅读能力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不一定考第一,但各门功课都不会差。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的原因就是他们不会阅读。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内心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约强烈,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
基于以上认识,韩兴娥进行了课内海量阅读实验。请注意“课内”二字,课内保证了时间,保证了参与人数。“课外”读物“课内”读得时间从何而来?办法是删除没有多大价值的知识点和教学环节。方法是不求甚解,待将来牛样反刍。没有固定教材,就地取材即可。对待学生像孔子一样有教无类,学生的先天素质、后天的影响各不想相同,学习的速度和深度也有很大差别,“海量阅读”不强求达到同一标准。
韩兴娥认为,海量阅读,人人可为,行动大于理念,实干就是能力。面对眼下教育的桎梏,与其惶恐不安地憎恨黑暗,不如抓紧时间在阳光下劳作。
语文教学的硬道理:教学至简为上,“读”才是硬道理。
阅读需要认识字,韩兴娥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多识字。一年级上学期认识60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