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香中追寻文字的深度
文/嘉杰
今天我又阅读了读书会成员的读书感悟,虽说文字还显稚嫩,感悟还很肤浅,但可以看出,学生们是在用真心和真情来书写和作者心灵的共振,思维的触须已伸向对生命和社会的观照,对人生和未来的探寻,对美好和丑恶的讴歌和鞭挞,对责任和义务的诠释和担当,这些将润泽着学生们的心灵,斑斓着学生们成长的旅途。
阅读让学生明白了自信和抉择,阅读让学生懂得如何“成人”。郭晶晶在读过《性格改造》一文后写道:乐观者在每次厄运中都看到了机会,而悲观者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了危险。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倒,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再战胜生活,心态不同,世界和生活的色调也不同,悲观是一种毁灭,乐观是一种拯救。郭龙飞看过《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后感叹:具有强烈使命感的人,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要做就要做好,这样既能锻炼自己品质,也会让其他人对你有足够的信心。刘凯月在读过《选择决定人生》一文后写下这样的感悟:很多人信奉“勤能补拙”,不努力是不行的,但成功者善于充分利用自己的努力,不做没有意义的事白费功夫,找准目标,才是选择的第一步,要懂得“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固执己见,一意孤行,越努力犯的错误就会越严重。
阅读让学生体会到成长和尊严,懂得责任和担当。杨豆在读过《激发自身的潜力》一文后写道:有些人自觉性比较差,一味地为他创造良好的“软环境”,有时并不一定能帮助他。偶尔利用一些强硬的手段对他们进行“威胁”,会及时制止他们消极散漫的心态,激发他们发挥出自身的潜力。郭梦玲在《我很欣赏你》的感悟中写道:一个人童年时代建立起来的自信,对他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让孩子的灵魂在文字间游弋,让孩子的思想在文字间丰盈,让孩子透过文字看生活,让孩子在生活中感悟文字,让孩子的成长因阅读而丰润,让孩子的人生因阅读而靓丽,这因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寻的教育的高度和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