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卖报人
早上,从天明路经过,又看到了他,寒风中,那个卖报人,仍穿一身明黄的报纸发行专用服装,戴一顶帽子,用一条围巾勒着耳朵。他所有的报都在他自行车的报袋里,几份畅销报纸夹在他自制的展示板上。
他也看见了我,就在擦肩而过之际,我听到他喊了一句什么,我骑车过去之后,才明白他喊的是“《主妇》来了!”
卖报人“认识”我,我也“认识”他,但只是在买报的一两分钟里,我们说上有限的几句话。我爱买《**指南报》和《**主妇报》,两份报均是周报。
去年我偶尔在他那里买报,不是固定,有时会在报亭买。在他那里买时,他说《**指南报》涨到2元了,但卖给我只要一块五。其实也不是因为便宜那五角钱,因为方便而已,又看他天天站在街头也不容易,于是我就基本在他那里拿报了。
买的次数多了,就熟了,我只要一停车子,他就把报纸拿好并折叠放进我电动车的前篓里,我则付钱走人,很是默契。
我发现他和许多卖东西的小贩都熟,没人买报时就和他们聊天,甚至扫地的环卫工人,也和他挺熟的样子。他好象有不少固定的买主,也常看见汽车停在他的报摊前,他把报纸递进车窗。因为这条路人少,停车买报比较方便,再加上他只选择在早上上班的时间段出摊,人也图个报纸的时效性吧,所以他的生意还可以。
他已成了这条路上的一道黄色的风景,无论晴天,无论刮风下雨,他总准时在早上出现.
有次我买完报,看见不远处有位女邮递员骑车带着满满一大袋报纸,在要拐进一个院门时,车身一倾斜,掉出一摞报纸,女邮递员着急地看着地上的报纸,她不好停车去捡,从她身边走过去几个行人,目不斜视,象没看见一样。只见卖报人费力扎好他的自行车,走过去拾起报纸,拍了拍,交给邮递员。一切是那样自然。女邮递员感激的冲他一笑,他则面无表情回到自己的车子前,继续卖他的报纸。
有次我付完钱,看他有些费劲地找零钱,就说:不用找了,就两块吧!他好象没听见,坚持把5毛找给了我。
正当我对卖报人逐渐有了好感时,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对他有了一点看法。
这天,我又要了两份报,他放进车篓里,我问:是新的《**主妇报》吗?他说是。
来到单位,我打开看才发现是买过的。明明是上星期的,是不是卖不出去才给我的,怪不得卷在另一份报纸里呢,又转念一想,还是怪自己粗心,买时看都不看,人家怎么知道你买没买呢。
又一次路过买报时,我随口对卖报人说报纸上次买重了,还以为是新的呢,说完就骑车离开了。
再一次买报时,买报人却还记得这件事 ,他结结巴巴向我解释:指南报是每星期五来,主妇报是每星期一来,我不知道你已经买过了...
他这样一说搞的我不好意思了,忙说:不怪你,是我自己没看清楚!
临走,他从报袋里拿出一张报,非要塞给我,并说:这份送给你!不要钱!
我是第一次近距离的观察他,他面色黎黑,帽子和围巾都很破旧,但他的眼睛里却充满了真诚。
我收下了这份小小的报纸,虽然它不值几毛钱,却让我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的那份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