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快乐数学】多反思、多体验、多关注作文

2017-12-21 
多反思、多体验、多关注——三次执教“商不变规律”的感悟在2007年的时候,一直奔波于各个乡镇,给小学数学老师讲
 

多反思、多体验、多关注

          ——三次执教“商不变规律”的感悟

       2007年的时候,一直奔波于各个乡镇,给小学数学老师讲有关新课程改革方面的知识。讲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讲述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因为这些都是老师们最喜欢听的,也是老师们听后能直接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的,留给老师印象最深的则是A老师(课改理念未转变)B老师(课改理念已转变)的诸多案例。我和老师们共同学习的同时,也再一次对新课程的数学教学有了更深的顿悟。

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中的数学教学究竟是控制,还是服务呢?针对这样一个问题,在执教一节观摩课——《商不变的规律》,有了不同的反思、不同的体验……

第一次行动(组内研讨课)

       ……

       1、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知道主人公都有谁吗?今天雷老师再给大家讲个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孙悟空西天取经回来后,就迫不及待地来到花果山看它的孩儿们,它给孩儿们带来礼物——桃子,分桃子时,调皮的它想和孩儿们玩一玩,于是说:“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猴子吧!”下面的孩儿们连连摇头:“太少了!太少了!”孙悟空就说:“那好吧,把8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猴子,怎么样?”小猴们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孙悟空一拍胸脯,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就把8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0只猴子,你们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们笑了,孙悟空也笑了。

      师:同学们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1: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桃子的总数与猴子的总只数变了,但每只小猴子每次分到桃子的个数没有变。

      2: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因为猴王把小猴子给骗了,每只小猴子还是分的4个桃子。

        ……

        2、探索规律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师随机板书: 

8÷2=4

80÷20=4

800÷200=4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3个算式,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开始小组活动。 

       1:依次扩大10倍,商还是4

       师:你是怎样观察的?

       ……

      (接下来的汇报中有不少学生汇报并没有按照我备课的构思去回答,随意汇报自己的发现,我的设想是孩子应该会有序地汇报。可谁知整个安排全部打乱,耽误了许多时间,在汇报中还发生了错误,困惑啊!)

       教后反思

       按照我的备课思路,自认为这一环节的教学应该是很流畅的,学生应该能够顺利完成此环节教学的,怎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这样呢?在自己的反思与本组教师的评课过程中逐步认识到:自己的安排看似合理,其实没有认真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没有做到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由于自己提出的问题过大,自己的课堂机智稍有欠缺,导致在此处的教学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在课堂上我虽然蹲下来”扶学生,学生还是“够不着”。看来我的认识与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差距是很大的。

        改进策略

        不要着急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给他们一根“拐杖”,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抛出的问题适当并及时地引导、点拨。

       因为这是一堂校级观摩课和乡校教研课,所以我根据本组教师的意见,结合自己的反思,在经过积极和独立的思考后,我对第一次的行动计划再次进行了改进,进行了第二次教学。

第二次行动(校级观摩课)

        创设情景不变,和前面一样,让学生列出算式:

8÷2=4

80÷20=4

800÷200=4

        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地观察并探索出规律:二式和一式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倍,商不变);三式和二式比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倍,商不变);三式和一式比较呢?(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0倍,商不变)还有其它的发现吗?此环节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完成。

 教后反思

此课是在乡校教研之前,在校内上的一节观摩课,当时觉得挺成功的,可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还是不够好,老师控制了学生的思维。因为我的这种循循善诱是在一种打“乒乓球”式的问答中进行的,在我“启发”的光环下,我的思维控制了学生的思维,我把孩子带进了“渔场”之后,提供了现成的“鱼”。

改进策略

不要替代学生的思维,更不要控制学生的思维,要服务于学生,把孩子带进一个“渔场”后,让他们有一个探索的空间和交流的阵地。

第三次行动(乡校交流课)

      很凑巧,一年后,又要举行乡校交流。这一次我积极准备,还上同样的“探索规律”课。上课前,我翻阅资料,研读新教材,课有了变化:

创设情景方面,采用两种构想:第一种是和以前一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种是直入本课,体现高效课堂,这两种创设方式都可以。呈现算式后,让学生分层次思索:

⑴你能写出和它们相似的一组算式吗?

⑵你还能写出多少组这样的算式?为什么?

⑶你能用语言把你的发现描述出来吗?

……

教后反思

第三次上完课后,认为这次是比较成功的一课。因为我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不是“制造”他们。在我的教学中“少规定了路线”,“少插了路标”,“少控制我的学生”,而是关注了每个学生,让他们去探索、体验和感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针对《探索规律》这节课,我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学生,上了三次课。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三次的教学,才使我的教学品质得到整体提升。让我深深地感到:课程改革,没有休止符;课程改革,永远是现在进行时。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