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关于攀比父母的对话
-母子共读[孩子没有权利冷落父亲]
和孩子一起读文章---
月华如水,静静地透进窗子。
妈妈让孩子闭上疲惫的双眼,静静地聆听妈妈诵读文章。今天妈妈为孩子读的一篇文章是《孩子没有权利冷落父亲。
文章的内容讲的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小男孩在班级里,听到别人在谈论父亲,有的说,他的爸爸是公安局的副局长,有的说,他的父亲是市长秘书,还有的说,他的爸爸是房地产的老板。他低着头不言不语,他们开始问他,他说出了自己的爸爸是一名建筑工人。自此以后,他们班的学生渐渐分裂出几个派,他是属于最底层的那一帮。同学们似乎不再比学习,比品行,而是比看谁的家庭背景好。
这个孩子以前对自己的父亲每天拼命的挣钱,一身汗,一身泥的回家,孩子内心非常敬重和感恩自己的爸爸,可是,现在,他却非常讨厌,渐渐疏远了爸爸,过得很压抑,感到爸爸让他蒙羞,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经过妈妈耐心的开导,孩子终于明白,正是因为爸爸的努力,才让他吃好穿好,上重点小学,没有爸爸,他就没有这一切。
爸爸告诉他,他就是小时候没有好好学习,今天才这样靠体力挣钱,让孩子在人前抬不起头,爸爸对不住孩子啊!孩子终于看清楚了自己的爸爸,读懂了父爱,也走出了自己心灵的阴霾,重新挺起了胸膛。
母子关于攀比的对话---
孩子,假如你的父母是一名建筑工人或者保姆,你会不会感到自卑?
孩子睁着大大的眼睛,想了想说,不会的,妈妈。
妈妈点点头,对孩子说,孩子,每一个父母,不管他是什么身份,从事什么职业,家庭条件如何,他们对于自己的孩子的爱,却一点也不会少,一样应该受到社会的尊敬,得到孩子的感恩。
妈妈,假如爸爸和妈妈干活很累,挣钱不多,孩子更应该珍惜,更应该感恩,因为这一切的得到是多不容易啊。
妈妈点点头。对,孩子。
你可以再想一想,父母的贫穷和富有,可以跟着孩子一辈子吗?事实上即使父母再有钱,也终有一天会消耗一空的。很多有地位和有钱人家的孩子,小时候比吃穿,比享乐,不思进取,学习和品行一塌糊涂,将来到社会上百无一用,成为社会的渣子。相反,一切生活并不富裕的孩子,却知道发愤图强,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以,比父母,是毫无意义的事情,每一个父母对于孩子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应该最感恩的人。只有懂得感恩,才能学会珍惜。
家庭的富足,是一种福报,要懂得珍惜。这些东西认识清楚了,就可以成为积累智慧的一种助缘;如果一味只知道享乐,不知道珍惜和利用,整天以为这一切都会永远在自己的身边,随手可得,不愿意学习,那条件的富足可就变成孽缘了,最终会自己害自己啊。
妈妈,我知道了,在学校不要看不起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不去羡慕条件好的同学,把精力放在学习智慧上就行了。
好孩子,你想的非常正确。还有不去取笑同学的外貌,还有他们的父母是不是时尚,因为这些都和你的生命提升没有关系。对吗?
我们班就有同学讨论过一个同学的妈妈很丑。
你参与了吗?
没有。我认为再不好的同学身上都有优点,不能嘲笑别人。别人的父母丑不丑,干什么工作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再说,这个同学知道了别人对她的评价,该多难过啊。
妈妈微笑着看着孩子,对他说,你做的真好。你看拥有智慧多重要啊,把事情想明白了,就不会有烦恼,就不会走错路。
孩子笑了。
妈妈的思考----
孩子均匀的呼吸声渐渐响起,妈妈却了无睡意。
妈妈在想,这个社会目前有很多的流弊。比如,趋炎附势,虚荣,几近物质化等等,这些思想难免会有家庭的细胞渗透到孩子的思维中。纠正和引导孩子正确的思想理念非常重要。等到这些不好苗头出现的时候,孩子会懂得如何去取舍,如何去正确思维,会少走多少弯路啊。
多一份正确的思维,就会多一份快乐的资本。谁说不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