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畅,明天还去奶奶家么?”就在刚才,畅畅妈再次向妞妞提出这个问题。畅畅正骑在三轮车上,不说话,只是把头扭向墙壁的方向。其实,这并不是我们第一次问孩子这个问题。在下午接畅畅的时候,已经问过了。很有意思,伯伯问的时候,她回答“来!”奶奶问的时候,她还回答“来!”而妈妈问的时候,她竟然摇了摇头。等到我问的时候呢?她也点头呀:“去!”现在呢?她竟然顾左右而无言……
打心眼里觉得是为难孩子的。人家的孩子都是到三岁才离开爸爸妈妈上幼儿园,我们的王一宁却是在不到两岁的时候就要到一个陌生的家庭去面对陌生的爷爷奶奶而且一整天也见不到爸爸和妈妈。
但是,畅畅的表现还是非常令我们惊喜的。她很懂事,懂事得让人心疼。
不过,刚才她伯伯打电话过来,还是提出了问题引起我们的注意。
“我们都发现了,畅畅在拿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会哭闹……这不好。我们要培养孩子习惯,让孩子认识到应该用正确的方法满足自己的愿望。”陆兄言辞恳切,我们也深以为然。是的,我们一直觉得自己的妞妞很厉害,也有哭闹的情况令人无奈。但是,我们总是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的,总是想反正孩子还小,不如等她大了再慢慢给她讲道理。特别是每每看到妞妞挂着泪珠的长睫毛,我们就心疼得不得了,我们就不能不想 ,为什么不能满足孩子那小小的要求呢?在她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们多次幻想如果能如愿得到一个小公主,我们将怎么爱她。我总是喜欢用“溺爱”这个词,是的,我知道溺爱不好,但是我止不住地想要使劲爱她,把她含在嘴里,把她藏在心间……
实际上,正如她的伯伯和阿姨所说的,孩子什么都懂,我们往往低估了她的理解能力。
昨天中午,畅畅在午睡,我同嫂子谈了很多。当然,最多的还是谈孩子,特别是她的妞妞。这个今年十三岁的女孩儿,其实有很多经历的。因为早产,所以她从小到大几乎时常生病,成了医院的常客。但是,因为她的父母一直在给她讲话,告诉她必须吃药、必须打针,必须坚强,必须勇敢……她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乖乖把药咽下,知道即使疼得大哭也绝不把手动上一动。甚至在做六个小时的手术时,这个小小的丫头竟然可以同大夫护士谈笑风生……
孩子的教育,我们做大人的必须付全部的责任。
我们必须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跟孩子讲道理。
今天的畅畅为什么表现得这么乖?我知道,这和她奶奶跟她讲道理分不开的,小妞妞的心里也懂得爸爸妈妈确实不在身边,自己必须适应这里的生活。你看,她不是知道奶奶腿不好不能抱她而自己上楼和下楼么?
相信她会越来越棒的。
畅畅,明天你还得去奶奶家。这只是一个开始。我相信这对你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