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讲坛】解读《武媚娘传奇》之几大看点
服饰造型
这几天,《武媚娘传奇》吸足了人们的眼球,话说范冰冰版的武则天真是惊艳到了彻底,能够把我这样一个女人都打动了,还真是不简单呢!你看,从服饰到造型到化妆,几乎无可挑剔,美到不忍直视,美到华丽丽的心,碎了一地啊!今个我们且瞪大了眼,把这明艳动人的女人看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您要是看得眼花缭乱了,可不是我的错哦!
初入宫,14岁少女武如意随着一行才人出场,一字上扬的眉妆、黑色上扬的眼线、不艳不俗的亚光唇彩,把一个清纯如出水芙蓉的形象勾勒得恰到好处,却又透出一分骨子里的桀骜和个性,粉嫩的轻纱衣衫,绿色的束胸带,垂下部分随风翩然,堪称精美绝伦,明媚动人。
后来在报纸上看了媚娘的貌似登基时(或许是封后?)的服装造型,顿时惊到无语,如此的大气磅薄雍容华贵,也只有武则天能够撑得起来呀!服装以红色调为主,配饰、头饰以金黄色为主,浓重上扬的眉毛和眼梢,显示出一种威严和分量,高耸的发髻透出身份的尊贵,精致的妆容显示出不一般的美貌和气质。最后,我偷偷地收起了这份报纸,回去做叶绘去。
后宫封制
唐建国之初,参照隋朝旧制:皇后正一品 (剧中文德皇后已经去世);四位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电视剧中一出场就挂了)。从一品。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
婕妤九人,正三品。 美人九人,正四品。 才人九人,正五品。 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武如意初进宫,正五品,才人,后赐名媚娘。可谓是毫不起眼。当然电视上肯定要演她和唐太宗的林林总总,否则没啥看头啊!据史料,武媚娘一直到唐太宗去世,都是才人的身份,说明什么?其实她并不得宠的。后宫的封位和宠爱往往是成正比的,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以武媚娘的美貌和才情,为何最后只是个才人,我们且看剧情吧!
而她入宫在唐高宗(唐太宗之子,李治)的门下,升迁速度可就快了。先是升为正二品昭仪,然后直接正一品宸妃,本来四妃已满,凭空又多出来一个,可见皇帝的厚爱。最后干脆废了王皇后,立媚娘为后,这就为她最终成为女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是如何一步一步平步青云走向辉煌,这就更有看点了!
情感纠葛
武媚娘和唐太宗这一段历史,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这就好发挥了,导演可以随意安排剧情,反正我们也不知道真实的历史是什么。
武媚娘深夜误入承乾宫,摘下了文德皇后的专属金制面具,不禁舞出了《兰陵王》,太宗恍惚文德在世,走向前,两人共舞一曲,好吧,此次相遇实在是太过浪漫。
后来更是离奇曲折,入狱、明罚暗奖、含冤受刑,这些我就不再一一表述,实在是,俺压根对这就不感兴趣,反正看来看去,也是编的。
对媚娘和唐高宗的这一段,我很是期待。
要说一个女子,先是嫁了个老男人,男人死了,她就嫁给了老男人的儿子!这事儿不管放到任何时代都有些不可思议,有点乱。但武媚娘就是这样一个女子,这又是发生在皇家最贵族,实在是令人惊奇。
我很奇怪,这武媚娘是如何和高宗相遇相识暗埋情愫?如何在感业寺剃发出家的时节令李治念念不忘?又如何再入宫、排除异己、排除万难、升为昭仪皇后皇帝的?
而李治是如何爱着这个女人宁愿把世间最美好的一切都给她?是如何对她言听计从她说杀谁就杀谁她说废谁就废谁?是如何退居后方让武媚娘一步步掌握大权的?
我们拭目以待。
后宫之争
据修史书《新唐书》《旧唐书》设后奴传中记载,后妃们虽然生活优裕但却争宠、争位,往往命运不佳。见于史书的唐代36 个后妃,有15 个结局凄惨:九个死于政敌毒手;两个死于争宠;两个失踪;一个自杀;一个获罪而死。
《武媚娘传奇》最大看点莫过于宫斗。从第一集我们就感觉到了暗藏杀机的后宫争斗,贤妃流产,悬梁自尽;姐妹相争,婕妤暴毙;白首等老,被割了舌头的宫女……
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进入皇宫,如履薄冰,稍有不慎,连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天真烂漫冰清玉洁的少女一旦踏入宫门,想要成为人上人,就往往要杀出一条血路,为自己铺路。
试想,哪一个成妃成后的女人不是一部血泪史?要么有背景有后台,走得相对轻松点;要么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加上美貌寻求出路争得一席之地,要么就只有被四周伸出的明手暗爪撕得见了阎王。
我想,武媚娘从一开始并不是十恶不赦的,而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顿悟了事实的残酷无情,才不得不先下手为强,扫清了身边的一个个障碍,让自己的双手也不得不沾满了鲜血,从而才一步步登上帝王的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