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对兴趣班没兴趣了?
新学期伊始,作文、奥数、英语、体育等形形色色的兴趣班让学生和家长们应接不暇。报什么兴趣班是令家长头痛的事,我们也遇到了此事。
女儿三年级,原来固定的兴趣班就有奥数、书法、钢琴,暑假里还参加过英语。上学期女儿对这些都感兴趣,非常积极,什么都要学。但这次却大不一样,没有这么多的热情,每一项都想放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静下心来想想,觉得原因有二。其一,兴趣班占用了孩子大量的时间。孩子现在是成长的年龄,在游戏中快乐的成长才是孩子们的愿望,孩子需要一个宽松的成长空间。其二,繁多的兴趣班给孩子增加了压力。孩子学习的压力已经很大,有时候让孩子难以招架,繁多的“班”使孩子产生了疲劳感。
孩子还处在智力发育的时期,不可拔苗助长。我把这些班分为两类来说说我的看法。
娱乐型的兴趣班要有合理选择,以孩子的兴趣为引导。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在别人面前谈论起来觉得是一种骄傲。面对扑面而来的兴趣班,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根据孩子的兴趣而取舍。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有的孩子喜欢弹琴,有的孩子喜欢体育等等,我觉得只能精选其中1-2种,不可太多,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教育型的兴趣班要有针对选择,弥补孩子学习中的不足。孩子某学科成绩不好,家长希望孩子通过参加兴趣班得以提高。在精力充足的情况下可以给孩子报一个班,这无可非议是一个好办法。我认为这样的班最多选一个即可,孩子的大脑不得太疲劳。学生应以书本学习为主,现在的教材都很生动也很全面,只要孩子领悟了,进步就会很快。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看到很多怪异现象。有的孩子在幼儿园能歌善舞,但一上学就表现平平;有的孩子在低年级阶段成绩很好,但上了初中或高中就日渐下滑。这些都是早期强制性教育的结果,值得我们思考。在孩子成长的跑道上,小学阶段还是刚起步,选择兴趣班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
作为家长,不希望孩子把原来坚持学习的东西放弃,希望孩子学有所成。孩子厌学情绪产生后,如果不考虑孩子的空间孩子就可能厌学情绪更严重。经过家庭讨论,把孩子原来最喜欢的奥数去掉了,但我认为并不是放弃学习,而是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孩子更好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