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is all
换了那么多昵称,却依旧选择了one is all。也许就是这样,复杂世界里,一个就好。 ——楔子
上初四以来语文作文亮了一路红灯,这一度令我懊恼不堪。我爸指着鼻子问我说,你看那么多书顶什么用?逢人见面,别人问你成绩好坏时,你总不能和他们谈张爱玲和米兰昆德拉吧。
我点点头。好像是这样的。
升高一的假期已经过了一大半,而这每一天我都仿佛是浑浑噩噩的度过的。以前在家不安分,这个暑假一直和母亲上班。她上班的地方很远,坐车要做大半个小时才能到,于是便会把广播的声音调的很大,说这样可以驱走困意。我把头按到窗边,看窗外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不禁有一种悲凉之情,我轻轻的说“妈,你能给我唱首歌吗?”
我本以为歌声就会响起,可是她压根没听见。
前些日子和母亲溜出去看《后会无期》,当然是在首映那一天。这部电影是从开拍我就开始关注的,原因嘛,大概不能脱俗的说,其实也还是因为这是韩寒拍的。我身边的人几乎都知道我是韩寒的粉丝,我妈在给别人介绍我的时候总是会问一问对方,“你喜欢韩寒的书吗?她可是韩寒的书迷呢。”
我好不尴尬。只好拉拉妈妈的裙子小声嗫嚅,“妈,他是喜欢exo的啦。”
我妈一脸茫然。
看书很多的人总是不免会被人暗地骂为怪物,至少原先我是这么认为的。小时候不爱看书,即使现在也会很排斥四大名著(所以可见我为什么语文学不好了)。我印象里特别清楚的记着有一天晚上,当坐在我旁边的女生给我母亲口若悬河的讲起她看的什么什么书的时候,我几番想插话,但却发现只会引来讥笑。那年我初二,本来已经是个大孩子的我,哇的就哭个不停。母亲瞪我一眼,一脸嫌恶。
后来就是这样被刺激起来去读书的,想起来还仿若昨日。去年在图书馆时又看见那个女孩,我抓着母亲的手跑过去和她打招呼,想着这次大概终于有底气了。事情永远都这么美妙,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就在我要掏出我的书和她攀谈时,她扬了扬手,说“你看过这本书吗?”
我的眼光黯淡了,把手里厚厚的《悲惨世界》埋在身后。
她手里的书名是《马克思与诺齐克之间G.A.柯亨文选》。
说了那么多,大概只是想说一个事情。别以为自己已经多了不起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做的还远远不够。
但暑假那么多天,我也不只是在看书,追了部美剧叫做《穹顶之下》。我是先有这本书的,很厚的一本,令人望而生畏。几次尝试后发现完全没有耐心看下去,最后便也不了了之。同时也在专攻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系列。去图书馆泡了好几天,腿脚都站麻,一个书柜一个书柜的翻,找到的他的书也寥寥无几。前些天不忍放弃,又去图书馆转悠了一上午,差点把房顶倒过来,终于又找到了一本。
真是。
每天晚上都会去体育场散步,母亲在那里跳舞。有一天的云彩特别漂亮,我拿手机一张一张拍下来,却还是不及眼里看到的真实的美。但也有可能,那毕竟是照片,那并不真实。
转回去。这篇文章叫做one is all,可是我却长篇累牍的说了这么多。生活很简单,就是看书,吃饭,走路,睡觉。早晨七点半陪母亲上班,下午六点半带着斜阳回家。世界那么复杂,祝我们都能成为心中最好的那个唯一的自己。
暑假生活,one is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