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这样问
——读《正面管教》感悟(8)
不管是对自己的孩子,还是对学生,我们总希望他们不犯错误。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关键是我们怎样对待孩子犯的错误,用什么样的方法帮孩子认识到错误,并且解决问题。我们要教会孩子,把犯错误当成学习的大好机会!
我们总会错误的认为,孩子若不为自己的错误吃些苦头,就不会得到教训。羞辱的确有可能会激发孩子做的更好,但对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会造成多么大的损伤呢?他们在大人的责备、羞辱和痛苦以及造成的失望中所得到的教训是否会使他们变得越来越不自尊呢?还是孩子 、鼓励、无条件的爱和所赋予的权力中所学到的东西能使他们获得生活技能的锻炼以及健康的自我价值感?
我们要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对待孩子的错误,在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尊严,相信孩子会与大人合作的前提下,赢得孩子,而不是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孩子,那只是表面的赢了孩子。
在学校里,我们会经常遇见这样的状况。由于学生没有按时上早操,扣了本班的早操分数,于是班主任老师就会把不上操的学生叫到走廊里大声训斥着:“怎么总是你们不上操,都是因为你们把我们班的分数都扣完了,再不上早操,干脆请假回家算啦。在班里不学习,又不上操,看看你们天天都做了点什么呀,都不能干点正事。”学生低着头,没有一个做声。“你们说咋办呀,反正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到操场上罚跑十圈,然后写1000字的检查,下午交到我办公室。”班主任继续发表着自己的演说。“好啦,开始跑吧,数好圈呀,不能偷懒。”班主任说完,就回了办公室,那几个学生,低着头,迈着怎么也抬不起来的小腿跑着。就这样,学校的操场是时不时就会出现这样的画面,零零散散几个学生,歪歪扭扭,与其说是跑步,不如说是,是什么呢,可以想象吧。
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态度对待学生的错误,换一种方式询问学生的错误。让学生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他们的选择会带来什么后果,探讨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参与进来自己思考,自己把事情想清楚,并且要确定对学生来说重要的是什么以及他们的确想要什么,最终我们要一起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后果。我们用训斥,责备,伤害学生自尊的情况下把后果强加给学生,往往会让学生反叛和戒备的心理,而不是探索式的思考。这样,我们就可以选择,这样来询问。
老师非常理解你们不上操,你们一定有什么特殊的事情,也许腿脚疼了,也许身体不舒服了?那么你们当时你们是怎样想的呢?那么你们对不上操这件事情怎么看待呢?你们说说到底是因为什么,导致你们不上操了呢了呢?由于不上操,你们一定会感到内疚,否则你们不会沉默,那么你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呢?我们怎样改进,或者怎样做才能争取到下一次按时上操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解决的方法,怎么样呢?因为你们都是爱集体的学生,老师知道你们一定会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让我们的早操成为学校的典范的。
相信,我们带着尊重,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用启发式的提问方式,最终专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惩罚上,结果一定是好的。遇到孩子犯错误,我们不能有腹稿,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尽量少用“为什么”。因为“为什么”听起来更像职责,并且会招致孩子的戒备。我们更不用预设我们问题的答案,否则我们就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而且当我们提问时,绝对禁止双方有任何一方心情急躁,心绪烦躁,要想提问,一定要给时间,让情绪平静下来。我们的提问一定要是发自内心的,让我们的智慧指导我们的提问,并且在提问中一定要表达出我们的同情与接纳,只有这样,我们和学生才会一定解决到问题,并且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归属感与价值感。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大师心灵的对话。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变则通,在阅读中思考着自己的过去,展望着自己的未来,相信未来再遇见学生犯的小错误,自己一定会处理得越来越好,而且师生关系也会越来越融洽。
享受阅读带给自己的温暖,还有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