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孩子们最爱过的节日。因为春节不仅是一个喜庆团圆的节日,可以穿新衣、吃美食、放鞭炮,而且还可以轻轻松松地“赚钱”。当然这所谓的赚钱就是长辈给的压岁钱了。
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是我国的传统,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记得我们小时候的压岁钱一般都是一块、两块的。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孩子们的压岁钱也是水涨船高,现在的孩子一个春节下来,所得的压岁钱少则几百,多则几千甚至上万。由于很多孩子没有自控能力和理财意识,很多孩子把压岁钱用来买零食、玩具等肆意挥霍掉了。那么这些钱我们家长该让孩子们如何管理呢?
用来储蓄。可以拿出压岁钱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采用储蓄的形式,存到银行。对于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可以带孩子到银行开户,并借机会让孩子了解什么”银行”、什么是”储蓄”.这样既可以避免孩子胡乱花钱,还能交给孩子有关的理财的常识,让孩子从小养成储蓄的好习惯。剩余的百分之十或二十可以让孩子自己支配,用来买自己平时所需的学习用品、喜欢看的书籍等。
用压岁钱来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首先家长要教育孩子长辈在给压岁钱是要有礼貌得表示感谢,并送上真挚的祝福。更要告诉孩子每一笔钱都是长辈辛苦劳动所得。虽然只是几张轻飘飘的纸钞,但每一分钱都是长辈们通过辛苦工作换来的,要让孩子了解这几张纸钞背后的价值。家长可以帮孩子用压岁钱建立一个“爱心小屋”,告诉孩子这些钱是长辈爱心和祝福的体现,除了自己使用外,还可以买一些礼物送给长辈,表示对长辈的孝敬和热爱。比如在爷爷奶奶生日时,买些小礼物,表达自己的孝心;当社会和有困难的人需要时,也可以拿出来作为爱心捐助。使孩子感受从接受别人的关心、关爱到对别人的关心、关爱的一种情感体验与转化。记得前几天在都市报道上看到一则新闻:一个本来就贫困的家庭,由于孩子得了白血病更是负债累累,求医艰难。一个大概七八岁的小女孩用自己攒的将近两千元的压岁钱捐给了这个不幸的家庭。也许小女孩的这两千元的压岁钱对于得病的孩子来说是杯水车薪。但就是这压岁钱体现了小女孩浓浓的爱心,也用得最有价值、有意义。
总之,指导孩子合理使用压岁钱,不仅可以避免孩子有钱乱花的坏习惯,而且可以培养孩子节约、理财等意识,更能促进孩子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使孩子成为一个健全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