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又是粽子飘香时作文

2017-10-13 
又是粽子飘香时(一)端午节早已到了。一位老奶奶摆着粽子的小车,脸上是满满的安详,那种感觉是可以让你的心很
 

又是粽子飘香时

(一)

端午节早已到了。

一位老奶奶摆着粽子的小车,脸上是满满的安详,那种感觉是可以让你的心很柔软很安静。女儿喊着,要吃老奶奶的棕子。把车停在路边,女儿乖乖地坐在老奶奶身边的小凳子上,那老人用那双深深皱纹的手,慢慢地打开一块粽子,放进小盘子里,又蘸上了一些蜂蜜,还又执意地一口一口地喂女儿吃,眼睛中满是慈爱和爱怜。

一个小摊前,满脸皱纹的老奶奶,戴着老花镜,右手拿针线,左手捏着丝绸布头,专注地缝制着香包,一个个鲜艳的布料做成各种形状的饰物,里面放上香料,挂在小车的帘头,在风中摇摆,药香四溢。对面坐的中年妇女,正选出五根不同颜色的丝线,拧在一起搓起来,配着小珠子或叮铛发出悦耳的声响。

站在旁边看了许久,似乎把自己带入了儿时的记忆,挑选了几根五彩丝线戴在女儿的手腕脚腕上,再把香包挂在女儿的脖子上,女儿低头举着胳膊打量,手捧起香包不时地嗅一下,甜甜地笑了。

“妈妈,那黄色的果子是什么?”女儿手指着路边水果摊上的杏子问。

“是杏子。”

“啊,妈妈,你看,桃子也熟了。”

“街上怎么这么热闹,好像过节一样。”

“是啊,端午节到了。”微风携来阵阵香草的味道,我深吸了一口气,感叹着说。

“什么是端午节啊?”女儿又问。

我一时不知该怎么来告诉女儿端午节的由来及历史意义,只是顺口念出了《端阳》这首儿歌。

桃儿红,杏儿黄,

五月初五是端阳。

粽叶香,包五粮,

剥个粽子裹上糖,

幸福生活万年长。

女儿跟着读了几遍,开心地笑了。

(二)

走进教室,孩子们正在背书,只是有孩子正看着手腕上带着的五彩丝线入神,有孩子从衣裙里拿出小小香包嗅了又嗅,更甚者,还有孩子钻进抽屉里偷着吃粽子,嘴角还粘着几粒糯米。呵呵,端午,在孩子的心里,原来就是快乐啊。如此想着,不由悄然微笑起来。

有关端午的资料,网上下载了很多,只是很多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还太深太深。想了很久,还是决定把晨诵与端午课程结合起来,给孩子介绍些有关端午来历的知识,介绍介绍家乡端午的特色,介绍制作鸡心香包的方法,最后开展做香包的活动。

于是,我们开始聊起端午这个话题。

“孩子们,马上就是端午节了,这几日,在家里,在街上,你闻到了端午节的气息了吗?在你的印象里,端午节是什么样子的?”我问道。

“端午节可以带五彩丝线做成的花花线,看,这是我妈妈给我搓的。”郭晓彤骄傲地举起胳膊,炫耀起来。

“端午节就是要吃粽子,有大米,红枣,蘸着蜂蜜白糖,可好吃啦!”刚刚偷吃的杨家豪似乎还意犹未尽,说着,用舌头舔了舔嘴唇。

“端午节还会赛龙舟,我在电视上看到的。”张恒铭抡动着胳膊做着划船的姿势。

“我知道端午节的来历。我国的大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那天投入了汩罗江,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有了端午节。”赵昕迪总是有她沉稳安静的地方,这个孩子总是最用心的一个。

……

因紧张的复习,并没有布置孩子们去查端午节的资料,孩子们已经从身边感受到了端午节的快乐与喜悦。

随着《汨罗江幻想曲》的优美乐曲,屏幕上出现了“菖蒲艾叶迎端午”的标题,我向孩子们介绍着端午的来历、习俗、活动。

 “农历五月初五,被称为“端午”,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当《端阳》这首儿歌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孩子们就着幻灯片上的桃子和黄杏也发了一会儿感慨。然后,便开心地你一句我一句读了起来,几遍下来,教室里便充盈了满满的开心和快乐了。

然后,继续出现儿歌《五月五,是端阳》:

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带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船水下喜洋洋。

孩子们读着读着,艾叶,香囊,粽子,龙船,象征着端午习俗的事物映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突然有孩子问:“老师,赛龙舟是什么样子的?”

当《划龙船》这首民谣伴随着赛龙舟的图片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教室里几乎欢呼起来。

清水河长又长,

两岸人海又人山,

老年人拄着龙头杖,

姑娘们穿起花衣裳。

要问今天做什么事,

端阳佳节赛龙船。

青龙黄龙来竞赛,

赛的江河浪花翻。

赛的小孩蹦蹦跳,

赛的姑娘笑断肠。

 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读着,男女生对读,随着鼓点节拍画起了龙船,很是欢欣,似乎自己已到了赛龙舟的现场。

就这样,一边诵读端午的儿歌,孩子们随着鼓点节拍划起了龙船,看到丝粽香包惊喜地欢呼,听到屈原的故事静静地仰望,朗读着儿歌手舞足蹈……端午渐渐融入了孩子们的生命里了。

(三)

读完儿歌和民谣,我把郭晓彤脖子上带着的香包拿到讲台上,问孩子们:“大家想不想亲手做一个这样的香包啊?”

“想!”孩子们瞪大了眼睛。

 看着幻灯片,给孩子叙述了制作香包所需的材料和步骤,孩子们津津有味地看着,小手也不禁比划着,心形的香包新鲜出炉了。

因为没有事先准备,所以要孩子们回家先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来做香包。

希望孩子们的这个端午节会印记在他们童年的记忆里,并开出美丽的花来。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