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游戏的奥妙
生活中,人们在商场买东西时会想:用一个多大的袋子合适?买一瓶矿泉水5元够吗?估算的结果尽管不是精确值,但能帮人们简单、快速、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012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针对5~6岁的幼儿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如“鼓励幼儿尝试使用数的信息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等等。所以,我们可以为孩子设计一些估算游戏,提高孩子的推理能力,促进幼儿对数量关系进行合理估计和推理,为幼儿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一、估算重量
引入问题场景:把8个大小基本相同的橙子分别装在两个一模一样的袋子里。A袋装2个,B袋装6个。告诉孩子A袋的橙子是1斤。请孩子估计一下B袋的橙子是几斤。
家长引导策略:家长需要耐心等待,孩子思考或尝试操作时不要干预。如果幼儿出现估算困难,家长可用“分组”的方式启发幼儿估算重量,如打开A袋子,边从袋子里拿橙子,边大声念数,“1个、2个。原来2个橙子一组就是一斤重。”启发幼儿观察、思考B袋里的橙子可以怎么进行分组和估算。
温馨提示:这个题目比较简单,中班的孩子也可以尝试。当然,也可以让孩子计算价钱:A袋橙子2元钱,那么B袋橙子多少钱才能买到?
橙子还可以用其他的蔬菜、水果代替。
二、估算数量
引入问题场景:提前准备好A、B两个一样的空矿泉水瓶,A瓶里放20个跳棋棋子,B瓶里放40个。然后告诉幼儿A瓶里有20个棋子,请幼儿猜猜B瓶里大概有多少个棋子?
家长引导策略:这道题涉及体积和高度等知识,家长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进行估算,同时要求幼儿尽量说出自己的理由。当幼儿估算出现困难时,家长可以适当引导幼儿,比如让孩子用大拇指和食指去比量20个棋子所占的高度,再用此方法比量40个棋子所占的高度。
三、估算计算结果
在真实的生活中教幼儿运用估算的方法,易于让幼儿体验到估算的必要性。购物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时机。
引入问题场景:带幼儿购物前,可以给幼儿一些零用钱,如10元、20元钱,幼儿可以用这些钱买自己喜欢的任何商品,但规定不能超支。
家长引导策略:先让孩子自己想办法。幼儿要对商品价格进行加法运算,但因为有的商品价格不是整数,孩子计算起来就费劲了。怎么办呢?四舍五入就是一种估算办法。教孩子3.8元离4元近,就可以估算成4元。当然数目偏大的情况下,也可以估算成整十的数字,例如8.7元也可以估算成10元。
温馨提示:还可以启发幼儿估算7个人一起出去玩,估计要几辆车才够坐。在吃早餐前,让幼儿估计一下要准备几块面包片够全家吃?
数学本来就是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产生的,让我们处处留心,通过引导和鼓励,以有趣、形象、易懂的方式,激发幼儿对数学和估算的兴趣,提高幼儿的估算能力,让孩子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爱上数学,从心理和能力方面,为小学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