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拥有什么样的个性最佳?
周正告诉我们:用幽默和乐观来塑造孩子的个性吧!
“个性”一词源于拉丁语“演员的面具”,又称“人格”,特指人的个体心理及性格,它是决定人的独特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潜质。
个性并非与生俱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生存阅历与心理体验不断丰富、完善,逐渐形成个性,它是心理发展的产物。
凡事过于较真、过度严谨,多伴随极端、焦虑、抑郁的不良人格。人生多为鸡毛小事烦恼,难免要四处碰壁,心情委屈、人际关系紧张,缺乏开拓创新的发散思维。
如果家长过分强调随和谦让,孩子又易形成胆怯自卑,懦弱畏缩的不良人格;导致人身受到欺侮,权益遭受侵害,不获重视,难以承担人生的挑战。
大凡幽默乐观之人,能大小,可紧松,从容进退,荣宠不惊;他们善用“舍得”:拥有时,我们也许正在失去;而放弃时,我们将重获新知;他们安于放弃,固守超脱,但并不失却对幸福与成功的向往与追寻。
有一小友,年方八岁,强识博记,充满梦幻般的想象力,名曰“少林剑客”,其行文诙谐率性,对我颇具传染力;闲时便会往他的博屋走动,那里常年备有风趣幽默,不乏智慧之光的可乐小文为我解忧、去燥、提升灵感,回归童年。对他的脑袋,我眼热了许久。
一日,与剑客之父在博坛之上洽谈电子商务,欲以小小皮梅与剑客交换。老剑客没有丢掉江南人士的温婉精明,不失幽默地回复:“她倒挺狡猾,拿她没有的东西和我们换!呵呵!”一笑却之,无了下文,让我再不便提起此事。
剑客之母也是个长于诙谐的高手,夫妻二人常以玩笑相赠。对二人的合影,她会戏称“美女与野兽”;丈夫明明是个颇具书生气的大夫,她却谑为“体力劳动”。不过,拔牙正骨之类,的确需要有把子力气。
家长的幽默感能很好地传导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氛围,自由宽松的发展空间真正是孩子心灵成长的沃野,创造性想象的源泉。
保障孩子不断成功的要素是什么?
是健康的体魄、突出的智力吗?——学业的好坏并不能决定漫长的未来。
周正强调,坚强的意志力和乐观的情绪才是人生成功的基石,好习惯的开始。
日本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生存奋斗历程深深地打动着我。
松下自小体弱多病,家境的贫苦使他仅仅读到小学四年级,但他从不以有病为借口,以没有文化为理由,来逃避承负家庭重担的责任。
在社会这所大学堂中,松下从一个辛酸困窘的学徒成长为日本企业界的“经营之神”,用了漫长的五十年。但他从不认为自己已经毕业,对不明白的事物,一定会率直相问“这是什么?”
松下幸之助说过这样三句话:
1、永不绝望的诚恳和毅力,会改变既定的事实,化解他人坚定的意愿
2、不要去管别人的嘲弄,只要默默地坚持到底,换来的就是别人的羡慕
3、我们可以为金钱而工作,但不可以为金钱而出卖尊严和骨气
他是个惜时如金的人,一生都在学习之中,八十多岁了,还长居乡间的小木屋,只为少些应酬的干扰,多些时间来研究更有价值的企业经营之道。
松下不但珍惜自己的时间,更懂得尊重他人的时间。
在一次“经济界”杂志的颁奖晚会上,每位致辞的先生都扯个没完没了,令人难以忍受。最后,是松下先生致词:“恭喜各位,我感冒,声音嘶哑,我的致辞到此为止;我代表出席的各位上台,也代表各位和获奖人握手,与大家共享荣誉。”
奋斗的路上他巧妙地操纵自己纤弱的体质,及至95岁的长寿,无论什么学校毕业已无关紧要,他已遥遥地超越了,说他是“经营之神”,莫若说是“人生的高手”。
苦难,对于不肯低头的人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弱者则是万丈深渊;小草被人踩踏,却仍能顽强不息,只有经历过劣境考验的人,才可算作真正的强者。
现在很多孩子缺的就是成长的磨难,我们不可能把孩子寄养在贫寒人家,更不舍得让他缺吃少穿,只能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锻炼他的意志力,培养他的好习惯,树立他的责任感。
剑客班上的青枝绿叶与小爱魔的家长就很用心,他们采取让孩子暴走的方式来磨砺女儿的意志,强健她们的体能。
人生需要成长的砺练,才能更趋充实与完整,内在的精神需求与潜力只有在磨难中才能真正爆发出来。没人能打倒你,除非你自己,有意志力的人永远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