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心灵的使者,是文字赋予了读书人独特的气象,而老师大多有着读书人的那份细腻和敏感。”“那炽热如夏阳、清丽如秋月的文字温润心灵、滋养生命,使教师这个平凡而神圣的职业变得温暖、温馨、温情脉脉,美丽动人”……每每读到这些清新优美而又哲理高深的语言时,我都会被肖川老师那渊深的学识、清明的才智和高贵的教养所折服。说真的,读肖老师的文章,常常会使我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赞叹他文字的优美;赞叹他行文的流畅;更赞叹他思想的深刻和见识的广博,“或似淡雅的香茗,或胜陈年的烈酒。”的确,读他的文章是一种享受,一种心灵洗礼后的教育享受。
对于肖川老师在《用心培育一个读书的民族》一文中的观点,我非常赞同。说真的,现在大部分的国人已失去读书的兴趣,他们忙着应酬、忙着出国考察、忙着公关行贿、忙着猜拳、喝酒、洗桑拿,就是没有空闲的时间去读书。“一个民族不读书,这个民族的文化就丧失了创造性、批判性,个人就会被群体所淹没;而一个读书的民族一定就是一个智慧的民族,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族,一个必定有着光明前途的民族。”多么富有哲理的思想,多么震撼心灵的话语。作为老师——一个担负着振兴民族、富强中华的人来说,不仅自己要坚持读书,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还要用心去培养学生们的读书习惯,让读书成为每一个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社会风尚,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呢?我认为:
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仅靠老师一方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做到家校一致。因此,从学生一入学,我就在家长会上号召家长们和我一同“并肩作战”。我告诉他们,要想使自己的孩子喜欢读书,爱上读书,不仅要为孩子营造读书的环境和读书的氛围,还要坚持每天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用自己的行为影响感染孩子,势必会让孩子在阅读方面受到良好的熏陶,所以父母的循循善诱,在无形中就引导了孩子从小亲近书籍,崇尚学问,尽早养成阅读习惯。
其次,作为老师,也要做孩子读书的引领人,努力营造书香班级,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创造条件。为了让每个学生都体味书的精妙,看到书中神奇的世界,我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读书欲望。一开始,由于学生年龄小,识字少,好不容易把一句话的后面部分读完了,前面的部分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至于这句话讲的什么,是什么意思,更是无从得知。这种情况下,让学生坐下去安静读书,谈何容易?于是我就把家中给儿子买的书拿来,每天抽出十几分钟的时间声情并茂地给孩子们读书,有时候我还故意在精彩之处停下来,为他们设悬念,让他们猜测,以此激发他们听故事,并从读书中寻求秘密的积极性。每当看到孩子们听故事时那种惊讶、高兴、如痴如醉的表情,看到他们想听故事,喜欢读书的入迷劲儿,我就觉得阅读的兴趣离他们越来越近。
此外,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我还激励他们每天坚持20——30分钟的自读时间,并做好读书笔记,并在每周一的下午还要对上周的读书情况进行评比、奖励。由于激励措施得当,孩子们读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在本学期末进行的班级读书汇报中,好多学生都把自己的读书经历做了详尽的说明,部方淇同学是这样说的:
说起读书的经历,还得从我小时候说起。听妈妈说我不满一岁的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不过那时我只看书上的图画,一岁多的时候,我才开始注意书上的文字。有一张让我记忆深刻的照片,上面是我三岁时在看妈妈买的一本杂志名字叫《读者》,虽然我看不懂,但我从中获得了阅读的乐趣。在幼儿园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我在三年时间内阅读了许多童话故事、绘本、名著等书籍,识字量也越来越多,到幼儿园毕业的时候,我已经可以独立阅读了,每天放学回家,我还给姥爷读大河报呢!现在我已经快八岁了,我书柜上的书都快放不下了,这里有历史、地理、童话、数学、作文等书籍,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杨红樱和沈石溪的书,因为他们的书很生动有趣,很感人。以后,我可能还会遇到更多优秀作家的作品,我一定还会把读书作为我的一大爱好,继续坚持下去,不愧“读书女孩”这个称号!
而刘骁同学又是这样说的:读书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我们能从书中得到渊博的知识,领略到一个奥妙的世界。如果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温暖的阳光,如果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每天做完作业后,我就坐在我的学习桌前津津有味、如饥似渴地看书。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读一本好书,就象交了一个好朋友。每天都能从书这个好朋友中学到丰富的知识,优美的句子。上一年级的时候,我还不知道书籍是什么,也不知道书中有什么奥妙。上二年级后,我便冲进了书的世界,知识的海洋。从古诗、到散文,再到小说。我读的书慢慢地在发生着变化,从不认识的“烦家伙”,变成了我的良师益友。课间,我捧着书在认真地阅读。书店里也是我寻求知识的宝地。一年间,我的读书方法也有了变化。从一年级认认真真的读拼音,到二年级的一目二行。我不仅看了许多书,还从书中得到了知识,写作方法和做人的道理。书中描写的好人让我为他骄傲,坏人让我倍感憎恨。那些优美的段落就像我吃过的牛排一样,让我回味无穷,赞叹不已。我感觉书中的知识丰富了我的头脑,使我更聪明了。小朋友,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一定要刻苦读书,为祖国争光。
随着学生们的汇报,我发现;我们班里正在不知不觉中滋生出许许多多可爱的“小书虫”、“小书迷”,他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了读书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带来的精神充实。
肖川老师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好的书籍是人类文明不灭的火种,是人类走向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没有一艘船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把人带向远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告戒我们的:“启迪智慧和鼓舞人心的书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前途。”“阅读改变人生,书香浸润灵魂。”为了民族的振兴、祖国的繁荣,更为了我们自己的内心不再脆弱,为了我们的心灵永葆青春,也为了我们的心灵拥有坚定的力量,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喜欢读书,爱上读书,让读书成为我们一生中永不改变的习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