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考试是老师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最佳途径。而考试又是同学们最怕、最敬畏的事了。那么,如何进行学习和复习呢?许老师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给大家支几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调整心态,沉着应战
在考试之前,考生最容易心绪烦乱,心情紧张,以致于上场时出现心态失常的现象。所以,调整好心态很重要。调整好心态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心态平和、安宁、舒畅。因此,应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生活作息和复习节奏,以顺应考试的时间表。还有就是多散散步、打打球、听听音乐,放松自己。
二、重视基础,勤“过电影”
考试之前不要老是钻难题、偏题、怪题,应该从基础出发,看自己的基础知识是不是牢固掌握。以不变之心应万变之考。毕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习的根本。那么,怎么去复习基础知识呢?我推荐一种“过电影法”,就是考试之前不去从头到尾地去看课本,而是根据自己的回忆,把这段时间学习的重要的概念、公式、难点、学习心得、解题技巧全部都回忆一下(最好是写出来),并按学科本身的体系排列出来。如果有些知识回忆不出来,就要看书、问同学或请教老师,进行重点复习,或者针对弱点找一些有针对性的题做。这样复习就会花的时间比较少,效果往往也比较好。
三、统筹时间,定出计划
考前的时间对于好多考生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于是,好多学生一到这个时间就忙得不亦乐乎,忙着读啊、背啊、演啊、算啊,恨不得把一分钟掰开两半用。其实,大可不必。考前应在脑海中分清各科各类复习的轻重缓急,然后把时间统筹安排,合理的支配和利用时间。防止“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最好是学会制定一个复习计划表和执行情况表,因为有一个详细、实用的计划,会有助于你系统的复习,有效的避免“焦头烂额”之困境。
下面,针对平时如何学习、复习,我提供几点建议:
1、即时记忆,随时复习。就是在上课的时候,尽可能的把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当时记忆。并且在课下及时进行复习。
2、把握复习的关键期。心理学研究证明,早晨起床后半小时及晚上睡觉前半小时由于不受前摄抑制、后摄抑制的影响,记忆效果最好。建议同学们在早晨起床后半小时及晚上睡觉前半小时复习最关键、最重要的课程内容。
3、做好积累,重点记忆。最佳的方法就是准备一个“纠错本”,把平时作业、考试试卷上出问题的题目或内容记录下来,在考试之前依据“纠错本”进行复习,这样就会做到有的放矢了。
4、重视评讲,百分百过关。每张考试试卷都是老师精心设计的,所以考试之后的评卷工作非常重要。学生要紧跟老师的思路,把试卷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牢牢把握,并且要求自己对每张试卷百分百过关,不放弃每一个小错误、小问题。
其实,复习方法也是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学习和复习方法就会有所不同。这里提供的这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