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家长如果有办法,不会这么气急败坏。他和孩子赌气,早饭没让孩子吃,作业不完成不让学生去学校……我知道,家长真的急了。
等到家长平静下来,我开始和家长攀谈。
凡事有果必有因。
小孩子学走路,摔了一跤。中国家长往往扶起孩子:“摔着没有,疼不疼,都怨这地了,绊倒了我们的小乖乖,看我打这地。”美国家长视若不见,只管自己的事情,任由孩子自己爬起来,充其量给孩子竖起大拇指。日本家长命令孩子马上爬起来:“为什么不小心摔了角?天皇子孙绝不可以在同一地方摔倒两次!”
试想一下,那种自己摔倒,怨天尤人的教育会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很多孩子起床晚了,怪爸爸妈妈没叫他,作业忘带了,怪爸爸妈妈没提醒,考试没考好,怪题出得太难,和别人发生了矛盾,首先指责别人不对……究其原因,是思维出了问题。思维问题,是教育问题,主要是从小家长的影响问题。
孩子没有责任心,仔细分析也有家长教育的因素。
总担心孩子做不好,于是对孩子的事情包办代替;总担心孩子做不好,于是,什么事情也不让学生自己做。唠唠叨叨地不停督促,事无巨细,考虑在前,担忧在前,负责在前……结果呢?孩子什么都不需要负责人,什么都没机会负责人,于是,什么都可以不负责任。
天天喊孩子起床,一天不喊,孩子起床晚了,就是你的责任;天天给孩子收拾书包,一天没收拾,孩子忘记带作业了,就是你的责任;天天辅导孩子做作业,一天没顾上,孩子没有做作业,就是你的责任;天天都是回家后,把老师的授课内容重新讲一遍,孩子上课肯定就不用认真听课了;一遇到难题,马上给孩子讲解,不让孩子思考,不让孩子受煎熬,孩子肯定遇到难题就想到问你怎么办。
反之,从小就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想办法,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任,孩子出了错,鼓励他自己承担后果,强制的他自己承担后果,赏识他自己承担后果,久而久之,责任心自然就有了。
不过,责任心的培养也要讲究策略,讲究艺术。我建议大家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然后马上肯定孩子的自立精神。
2、让孩子对自己的过错负责人,通过故事启迪,告诉孩子,错了要承担后果。
3、经常渗透这样的理念:孩子,你一天天长大,你是男子汉了,妈妈需要你保护!你是大姑娘了,爸爸需要你照顾。
4、 遇到困难请教孩子,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然后,提升孩子的办法,肯定孩子的办法,即使走一些弯路,也要多看积极因素。
5、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放大孩子表现出来的责任心,把他和伟人媲美,比如主动做作业,比如自己收拾房间,比如主动完成老师的任务,比如主动预习、复习……
6、不要太热心替孩子承担错误。作业没完成,就要被老师批评,忘记加衣服,就要受冻。允许孩子经历错误,经历磨难。
7、做事有责任心的习惯,需要慢慢培养,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更重要的是,不要急,不要挑剔,不要唠唠叨叨,不要一日曝十日寒。
8、言传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
9、培养责任心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苛求一步就到共产主义,赏识孩子的每一次进步。给孩子一个目标,让孩子去追求,让孩子不断享受实现目标的喜悦,获奖一朵小红花,一个小玩意,一本图画书,一个故事带,一次看动画片的权利,自由玩耍的机会……
家教有法无定法,对孩子的培养,重要的是因材施教,尊重理解,赏识激励,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