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王阳明
初冬,因外出讲课拐至绍兴。一行五人,绍兴名城,文化圣地。定有不少去处。
清早,前往绍兴南兰亭。
路上,王三阳老师忽然发现兰亭镇南有王阳明墓,便决定过兰亭先去拜谒。笑曰:王阳明是老大,王羲之当老二,我是王老三。
行有十余公里,却不见了阳明先生墓地指示牌。经过几番周折,终于问了几位附近居民,方才问清。其中竟然有人不知道阳明先生,更不知墓地所在,指给我们的是他们村子里的公墓。
阳明先生何等高人,明代大儒,一生极具传奇,提倡心学,集儒道禅为一家,传道授业,后世得《传习录》光耀千古。
如此大儒葬在此处,竟然有人不知。
寻路边标志,更是不见,几经打听,方才在近处看见隐藏在角落里的哪几个早已经年久发白的指示牌。
原本以为这里应该是一处备受注目的地方。来到这里,竟然只有我们五个人。
这里临城南大道约二百米,极其安静,阳明先生的墓地掩映在树木之中,有三层石阶,顶上是一个尖尖的土丘。丘旁有一株红枫,站立西南。四周没有鸟鸣,没有任何喧嚣。也许这正是阳明先生的心境。
墓地三面环山,依偎在一个凹地中,坐北朝南,正前方视野开阔,前有流水、平坦田野。
台阶很干净,也许有人打扫吧,可是,整个墓地没有见到一个管理人员,也不见护理人员。这里似乎是睡着和周围世界毫无关系的一个人。
在台阶旁边,有石碑一块。上面记述了阳明先生的生平。阳明先生字伯安,当为家中行辈老大。
碑文注明,先生尝讲学于山阴,深有桑梓之念,病逝后由弟子王畿扶灵葬于绍兴县兰亭花街鲜虾山南麓。民国初年尚有驻军军官撰文立碑,此后半个多世纪竟然荒芜。而今日之目的,竟是日本九州大学冈田武彦名誉教授发起日本友人二百八十一人集资修建。时为一九八九年了。
我不想过多叙述阳明先生的伟大,也不想说自己从内心里多么为之倾慕。在哪祀台上,早已经干净得不见有新近留下的纸灰痕迹,只有那土丘上,依旧可以看到稀落竖着的一小撮一小撮没有点过的香。站在墓地前,看着那一行苍劲醒目的字,我想,这也许正是阳明先生所追寻的,千百年来,不希望别人来打扰。
我从心底默默的升起一种遐想来。不知道先生的家乡余姚是不是对他也是如此?现今多少人拿古人来开发敛财,而只有你依然默默的在这里浏览虹霓,静听自然的宁静,不为世俗所沾染。
我们静默的走过一圈,没有人多说什么。这里的一切,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平和,他就像一个普通的人,静静的躺在一个摇篮里,享受着几百年来的宁静。
已经不像接下来我们要去的兰亭那样热闹了。
毕竟,这是两个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