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五一前一天发生的事了。本想五一假期一定挤时间记下来,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也未能静下心来。其实我知道,我是在为自己的懒惰开脱罪名。此时,夜深人静,我想,如果再以“繁忙”为借口,惰性就会一次次趁虚而入,时间就会弃我而去。事情是这样的:
“在我书包里呢。”他小声小气地说。
“拿来让我看看。”
不看则已,一看便怒火中烧:不但以前的错误没改,而且还留有空白!真是胆大包天!
“这是你写的作业?昨天谁让你走了?还说让我相信你,就你这样,我怎么相信你?……(我差一点没有说出‘鬼才信’的话)”
丁零零……
没等我训斥完,上课铃声响了。我气鼓鼓地站在讲台上,注视着每一位学生。还算有颜色,他们一个个坐得笔直,两眼注视着我。
“现在我不想讲课,因为我的好心情都让王治博给破坏了,他的作业至今没有写完,而且以前的错误都没改,你们说他该不该挨批评?”(看得出,我想寻求学生的共鸣,得到学生的支持。)
“该!”学生异口同声。
“现在我非常生气。谁能把我的气说下去,我就上课。”我霸气地说。
学生或许被我的怒气镇住,或许还不明白我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他们一个个大眼瞪小眼。这时,胆大的孙照宇举起了手。
“你说。”我没有了以往的温柔。
“
他的这句话真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举手的学生渐渐多了起来:
“
终于找到了知音。
“
虽然我知道他们很难做到这点,但是我依然相信孩子的真诚!
“
“
他肯定想到了我前一阵子身体不太好的时候。
“
好家伙,知道我爱美。
“
这就是孩子!他觉得生气、生病、感冒是一回事。不过,他还知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
听到这里,我不禁哑然失笑。真是一个会掏人耳朵的孩子。
看到我终于笑了,孩子们就更是畅所欲言了:
“
“
还知道“以己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聪明!
“
他还知道为同学求情。
……
只顾听着孩子们的劝说,忽然,我感觉到王治博那儿有异常,因为从上课,我就没正眼看他。这时,我一看,大惊:他已抑制不住自己,痛哭不已。(因为此前,我也为其他事情没少说他,可是从来没见他哭过。)我心已软,他毕竟是个孩子!不是为他的哭,而是为他的知错。我知道,现在他一定知道了自己的错误,也一定有话要说。于是,我缓和了口气,说:
“王治博,你想说什么就对大家说吧。”
“我希望大家相信我,以后我一定会改正的!”他信誓旦旦地说。
哗——我带头为王治博鼓掌。在我的带动下,所有的孩子一起鼓掌,并且向王治博投去信任的目光。此时,王治博哭得更恸了。
“我相信以后王治博绝对不会再完不成作业,而且我还相信,他一定会完成得更好。让我们一起期待着他的进步!”哗——又是一阵掌声。这一次,倒是孩子们自发的。
“好,上课!”
没想到,这节课,王治博出奇地专心,其他孩子也格外认真。
我想,通过这次事件,不仅仅王治博受到了教育,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这个情境中,真切体会了如何劝说一个人。虽然我没有总结可以从几方面去劝,但是我相信以后再遇到谁生气,他们一定不会熟视无睹,一定会想方设法从各个角度摆事实、讲道理、甚至引用名言警句,这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