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感知学生的“细枝末节”作文

2017-09-02 
感知学生的“细枝末节”世界的细枝末节丰富多采而又非常微妙,对世界细枝末节的感知的程度,会直接影响着人的想
 

               感知学生的“细枝末节”

世界的细枝末节丰富多采而又非常微妙,对世界细枝末节的感知的程度,会直接影响着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春江水暖鸭先知”是鸭子对春的感知;“吹面不寒杨柳风”是人对春的感知。身为班主任,感知学生的“细枝末节”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班级的和谐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那么,具体感知学生的什么呢?我主要感知学生的心理。

    一、感知学生的抵触心理:

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一名教师需同几十名学生建立师生交往关系,师生双方的个性特点不吻合,加之学生个性尚处于发展中,很不稳定、易冲动、偏激。尤其对现在几乎都是独生子的学生,班主任如若做事不周,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师生会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我班有个学生叫史浩然。我刚接这个班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学生。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
       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以前的班主任老师,总之,谁都对不起他。我心里一喜,让他认识错误的机会来了。我轻声问他:“你为什么会恨那个老师?”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为她常常批评我。”我顺着问:“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此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有时,这个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她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某某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地笑了。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聂荣琪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

哦!原来如此!我深深为我这一阶段的粗心而自责,我怎么就没想到学生有抵触心理肯定是有原因的呢,而我只是简单地批评……后来,经过我和家长、学生的积极沟通,大家都消除了误会,增进了理解,他的思想和行动都有所改变,他的成绩也开始稳步上升,得了不错的成绩。在考试测试中,他取得了92分的好成绩。他可是原来连字都不能写工整的孩子呀!我为了鼓励他,奖给他一本日记本。奖品虽少,但能表示老师的一点心意。成绩虽然只能代表一部分,但他通过上次班级开展的“多一些宽容 多一些理解”活动后,他真正的被感动了,下面是当时的真是记录:

而且文章还常常当范文来读,书法也响当当。这一切都源于心灵的谈话,心与心的交融吧! 

因此,缓解和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抵触心理,关键在于教师对自己学生的个性特点要有明确的了解,增强自制力,讲究必要的教育技巧。对易于冲动的学生冷不防冒出的“顶牛”的话,教师千万不能急风暴雨式的搞“硬碰硬”的训斥批评,“对顶”或靠教师威风来压服,只能越顶越僵,越压越不服,严重时还会发生意外事故或者离开学校、离开家庭等等。明智的做法是施以“软”教育,冷处理,教师要努力克制自己,首先采取措施防止错人错事的蔓延,然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将心中的不满或要求尽可能地宣泄出来,自己耐心倾听,再根据情况采用谈心式教育,效果肯定好。

     二、感知学生的自卑心理:

   有的学生难免会受到了不平等待遇或体罚。有的因成绩不好而经常挨家长的打,受老师的嫌弃,致使他们自暴自弃,对学习失去兴趣.对生活失去勇气。在他们的心灵中,学校不是一块乐土,找不到任何乐趣,又何谈心理健康发展呢?

 面对这样的学生,作为他们的老师,重要的是要以一种尊重平等的意识去善待他们,公正、不偏爱,不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曹哲明是班上再普通不过的学生了,每次考试都是倒数,作业时时不交,老师批评,同学嫌弃,他也从来不反抗,说话没有个大声音,男孩子的阳光调皮在他身上毫无踪影。一天大课间时,我在教室里转,一个学生拿着拖把在那里拖地,可是,马上就要上课了,我说:“谁拿着那把拖把去拖地,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快啊!”他走过去,与那位同学一起拖了起来,我对他笑了笑,性格内向的他也腼腆地一笑。我能感受得到当时他内心的喜悦。后来复习作文时,我给学生说最好将近两年的“感动中国”材料从网上下下来供我们复习使用,我问班上哪位同学可帮忙做,问了三遍没人应,他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我当时感慨万千。我们平时太忽略这些学生了,他们的许多闪光点就因为成绩不好而被埋没了,老师如果不从细枝末节中去观察他们,就会扼杀了他们。故提醒老师:老师有时不经意间的一个微笑,一句简单的问候,都会使这些同学的心情豁然开朗。而做到这一点,对于老师来说却是举手之劳。

许多优秀老师的经验证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有很强的自卑心理,尤其需要老师的关怀和体贴,需要老师与他们多接触,多交往。因为老师与差生的接触与交往,可以增强差生的自尊心、上进心,消除差生与老师的隔阂和抵触情绪,促进差生的思想觉悟与行为转变;相反,厌弃的态度,疏远的行为,必然使差生产生更严重的自卑心理和压抑情绪,这对差生的思想转变和行为矫正是十分不利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能否成为领袖型的人物,很重要的一点取决于这个人感知事物的方式以及对这个事物感知的程度。以“人”为例,是“人”一个字,还是“人、人文、人的生存方式”九个字,还是感知“人”的全部“细枝末节”,包括“人的生理性、心理性、变异性”等等。身为班主任老师,我们虽然达不到领袖型人物感知事物的高度,但是,感知学生的“细枝末节”是我们责任,是我们的义务。当老师在付出这份心血时,也许当时看不到任何效果,但是,一旦学生今后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时,就会非常感激老师。这很好理解,因为教育本来就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有时效果还不确定的一项特殊工作。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