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用爱占有孩子的灵魂作文

2017-08-30 
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有感之(一)细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真的有一种想一口气读完的感觉。昨天晚
 

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有感之(一)

细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真的有一种想一口气读完的感觉。昨天晚上我读到了十点多,今天早晨一大早六点多我就坐在床上开始阅读了。旁边两个孩子都在甜甜的睡梦中,我一个人伴着孤灯在阅读,非常享受这样的宁静时刻。

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忍不住想与大家一起分享,因为这个故事深深的触动着孩子们的心灵,也打动了我,让我了课堂纪律和秩序有时候不需要维持,不需要老师的呵斥,只需要用心灵去感染心灵,用爱去唤醒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们的小心脏有一种痛的感觉,孩子们才能够激发爱的正能量。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老爷爷因为太穷,还不起地主的高利贷,就躲到了深山老林里,在一处山坡上开垦了几亩地种起了玉米。好不容易等玉米长高了,结出了玉米棒子,有一天,来了一群猴子,冲到玉米地里,掰下玉米棒子就吃,吃不完就扔掉。那只领头的是一只长得又肥又大的棕毛老候特别喜欢吃红玉米,因为红玉米最香了,卖价也最高。玉米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吃得少、扔得多。这真是一群闹人的猴子啊!老爷爷恨死了它们,恨不得把它们全部打死。但是他干着急没办法,以为他手中没有猎枪。冬天来临了,老爷爷只好搞来一杆枪,拖着年老的身体打猎糊口,终于熬到了春天。

第二年,老爷爷又在田地上种了玉米,他想:这回再也不怕猴子了,要是它们再来,非得打死几只不可。玉米终于结出玉米了,于是他就每天背着枪在地边巡逻。

有一天,猴群果然来了,它们在棕毛老猴的带领下,哇哇吼叫着冲向玉米地。当时老爷爷正在吃饭,听见猴群的叫声,赶忙扔下饭碗抓起枪,跑出门去。可是……猴子为什么突然不叫了呢?而且还在田地里站成一排,连棕毛老猴也在队伍里面?老爷爷停住脚步,呆呆地站在那儿,他看见所有的猴子都拿爪子捂住眼睛,两腿发抖,显出极为恐惧的样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这时候孩子们一个个都集中精力在听,而老师却故意卖关子不讲,惹得孩子们一个个都翘首期盼地对老师说:“老师,后来呢?接着讲呀!快点,快点。”于是课堂上出现了非常安静有序的氛围。

在孩子们的而应求下,老师接着讲到:“后来,老爷爷看到从玉米地里走出来一只豺,迈着慢悠悠的步子,在猴群中间走来走去,那神情就跟皇帝对待犯了罪的大臣一样。这样巡视了几个来回,那只豺,用嘴叼了一根柴棍,放在棕毛老猴的头上。其他猴子一见,“哇”的一声逃得不见了踪影……

老爷爷终于明白了,这是豺在给自己挑选食物呢,谁最大最肥就是谁,于是就挑选上了棕毛老猴,老猴知道自己大难临头了,于是吓得浑身发抖,快站不住了……

老爷爷本来觉得这样挺解恨的,恨不得那只豺能够一口把这只可恶的猴子吃掉,可是很快他就不那样想了,为什么呢?因为老爷爷看到那只豺跳到棕毛老猴的身上一口一口拔掉猴头上面的毛。原来豺为了吃得舒服,它要把猴子身上的毛全部拔光之后才要正式享用。每拔一下,猴子就会发出凄惨的叫声。这时候老师让孩子们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拔掉自己身上一根头发都会感到很疼,如果拔掉身上一撮头发会不会也发出凄惨的叫声呢?

你们想想,现在豺要把猴子身上的毛全部拔光,那将是多么痛苦的一个过程呀。现在你们同情谁?还是同情老爷爷吗?要是你是老爷爷,你会做出怎样的决定。

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打死那只豺。”“为什么?”“因为那只豺实在太残忍了”。

老爷爷也被眼前的惨景惊呆了,他想也没想就端起枪打死了那只凶恶的豺。猴子一声尖叫,跑进了山林……

转眼间到了秋天,老爷爷要收玉米了,可是那群猴子又来了,现在老爷爷是不是非常后悔当初救了那只猴子呢?但是现在老爷爷也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掰玉米了,想着等会猴子过来糟蹋玉米时再想办法。掰着掰着,老爷爷听见身后也传来掰玉米的声音,老爷爷心想:这下完了完了。于是他禁不住回头一瞥,就在他回头一瞥的时候,他不禁大吃一惊,原来那群猴子也学着自己的样子再掰玉米呢,而且没有一个吃的,原来它们是来帮助自己掰玉米的,猴子干活当然要比老爷爷快多了,它们把掰下来的玉米整整齐齐地放在地头,就跑开了。就这样那群猴子每到秋收时节都来帮助老爷爷收玉米,都是悄悄地把玉米放在地头上就离开了。

老爷爷非常感动,他想和这群可爱的猴子亲近,可是等他接近猴子,猴子就立刻跑开了。他也想过很多种办法,可是猴子就是不肯和他亲近。后来他回头一瞥,发现了自己背上背着的枪,这时候他就想到了猴子可能怕自己背后的枪。可是自己没有枪行吗?山里不仅有猴子看,还有很多豺、狼等凶猛的野兽。但是老爷爷依然选择了用石头把枪砸碎,而且是当着猴子的面把枪砸碎了。这时候猴子终于敢和老爷爷亲近了,老爷爷一会儿摸摸这只猴子的头,一会儿替那只猴子挠挠痒,他们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老爷爷再也不孤单了,因为他有了这群猴子的陪伴,变得很快乐,很幸福。

后来老爷爷年龄越来越大了,他实在没有力气种玉米了,他开始用自己这几年种玉米攒下的钱买牛,他买了几头大牛,生了几头小牛,慢慢地发展成了一个牛群,每天老爷爷都会到山里去放牛。突然有一天,当老爷爷去放牛的时候,他听得了牛群里传来很凄惨恐惧的叫声。他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群狼围住了牛群,老爷爷想把牛群赶出去,可是已经来不及了。狼群是很凶残的,这群牛现在被狼群围住,不是被吃掉就是被咬死。老爷爷心想:完了,完了,这下子我的牛群要被狼全都咬死了。

就在狼群围住的圈子越来越小的时候,只听见一声长啸,从山里下来了一群猴子,它们和狼群展开了激烈的搏斗,趁着这个时间,老爷爷把牛群赶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等他赶回来支援猴子的时候,却发现地上躺着一堆白骨。

后来,人们到山上去找老爷爷的时候,发现老爷爷也不见了,房子被烧成了灰烬。有人说,老爷爷也被狼群吃掉了,也有人说那群猴子根本就没有死,而且把老爷爷接走了,接到一个地方享福去了……

故事中波折起伏的情节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激动人心的时刻总能够唤醒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们的小心脏有一点痛的感觉,这说明这样的故事让孩子们思考了,让孩子们心灵得到了满足。

李老师刚开始讲故事的时候,班级里也是乱糟糟的,有说话的,有到处乱跑的,整个班级吵吵嚷嚷的,后来老师讲着讲着班级里就安静下来了。再后来班级里就雅雀无声了。他们屏住呼吸在听,眼睛里露出一种很特别的光——被深深感动的光。尤其是当老师讲到故事结尾的时候,他们几乎全都热泪盈眶,有的甚至满下头去……

看来,当我们的课堂上孩子出现浮躁、打闹甚至是打架的时候,就说明他们的精神是空虚的,是无所适从的,所以老师就要对孩子们多讲一些心灵的故事,去填补他们心灵的空虚,让他们的心不再漂浮着,不再无所适从。这样才能够让班级进入良性循环,状态才能够越来越高,上课也不用维持纪律,纪律和秩序是人类灵魂里本来就有的东西,如果只能靠威严来维护的话,说明威严已经被破坏了。

很多老师就反应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有的孩子简直就是滴水不进,什么都不学,那是因为他们的精神缺乏引导,他们精神极度空虚。有的孩子父母不再身边,缺少母爱父爱,缺少关爱,所以就变得很冷漠,不懂得感恩,不懂得人家温暖,所以也就不会认真去学习。所以我们要对孩子们讲一些这样的心灵故事,启发孩子们懂得人情冷暖,懂得感恩,让孩子们的小心脏知道疼的感觉。

让我们用爱去填补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们的心灵充满满满的爱,让善良和爱同行,孩子们才懂得感恩,才懂得付出和责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