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学习《可贵的沉默》
今天和孩子一起学习了《可贵的沉默》,这是一篇讲述爱与被爱,付出与回报,懂得爱与回报爱的感人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学会感恩,做一个懂得爱,回报爱的人。
【故事梗概】
①铃声响了,开始上课。
②我问同学们:“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
③“知道!”“知道!”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④“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吗?”
⑤“当然祝贺了!”“祝贺的!”又是一片肯定的回答声。
⑥“‘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
⑦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有的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
⑧“把手举高,老师要点数了!”我提高了声音。“啊,这么多啊!”
⑨我的情绪迅速地传染给了他们,他们随着我一起点起数来,“15、16、17……”越点越多,越点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前排的孩子都回过头往后看,几个男孩子索性站了起来,我也不阻止他们。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快乐地交谈,谈的内容当然是生日聚会、生日礼物、父母祝福……
⑩孩子们会感受爱了,但这不够。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我接着问:
⑾“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
⑿霎时,教室里安静下来。我把问题重复了一遍,教室里依然很安静。过了一会儿,几位女同学沉静地举起了手。
⒀“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教室里寂静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
⒁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之中。我的语气缓和下来,轻轻地问:“怎么才能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呢?”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先是一两声,继而就是七嘴八舌了:“问爸爸!”“不,问外婆!”“自己查爸爸妈妈的身份证!”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
⒂结束这堂课时,我给孩子们提了个建议:“为了给父母一份特别的惊喜,你最好用一种不被父母察觉的方式了解他们的生日,而祝贺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记住一点,只要你表达了自己的爱,再稚拙的礼物他们也会觉得珍贵无比的。”
⒃不久,学校召开家长会,那些爸爸妈妈不约而同地说道:“我那小家伙真懂事了呢!”“他祝我生日快乐!”“他送了我礼物!”“他给我写信叫我不要烦恼!”“他会体贴人了!”
⒄啊,我真快活!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阅读理解】
1.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近义词:
异口同声(众口一词) 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迅速(快速) 霎时(瞬间) 烦恼(苦恼) 体贴(贴心)
反义词:
异口同声(七嘴八舌) 迅速(缓慢) 蕴藏(显露)
珍贵(普通) 安静(热闹) 寂然无声(热闹非凡)
2.找出文中的好词好句。在文中用红色字体标注出来。
异口同声 神气十足 左顾右盼 蕴藏 四面八方 寂静无声
★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有的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
★教室里寂静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
★我的语气缓和下来,轻轻地问:“怎么才能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呢?”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
3.文中老师提了一个什么问题,孩子们都沉默了?
“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
4.面对老师的询问,孩子们沉默了,他们在想些什么?
他们可能在想爸爸妈妈每年都给我过生日,而我却把爸爸妈妈的生日忘了真不应该;我们应该怎么给爸爸妈妈祝贺生日……
5.孩子在沉默中学到了什么?为什么说这“沉默”是可贵的?
被爱却没想过回报;孩子在沉默中思索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孩子在沉默中懂得孩子在沉默中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孩子在沉默中学会反省,自己只知道接受爱的同时要回报爱的道理。
6.本文分别用了(动作)、(心理)、(语言)、(神态)描写。
7.用粉色划出孩子的心理变化过程。
8、最后一个自然段:啊,我真快活!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在文中的作用是既是对全文的总结,又照应了题目。表达了老师愉悦的心情。
9、“教室里又热闹起来,但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请问有什么不一
样呢?
教室先前的热闹是孩子们在讨论自己的生日,现在的热闹是孩子们在纷纷讨论如何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是想着回报。
【概括主题】
本文通过老师提问“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有谁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启发孩子要学会爱自己的父母,学会感恩,要懂得关心体贴父母,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
【阅读感悟】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我们明白爱是永恒的,爱是相互的,爸爸妈妈爱我们,我们也要学会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不但要用心享受父母给我们的爱,更要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给我们的爱,学会感恩,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