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让孩子学会旁观作文

2017-08-18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大人来说如此,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由于孩子对事物缺乏判断力,对自己的言行尤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对大人来说如此,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由于孩子对事物缺乏判断力,对自己的言行尤其会有这样的体现。

小紫菲现在已经学会了很多唐诗和儿歌,还会唱那么两句,挺惹人喜欢的,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因为一时的疏忽,造成的语言“失误”在这种鼓励中延续了下来,虽然自己也刻意的指出来,但很快,她便忘的一干二净了。已经达到“量”的积累,便开始思索着“质”的飞跃。

自己有给孩子时时拍照的习惯,本来只是想记录孩子生活的点滴,留个纪念,不想这次却有了意外收获。

“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当自己将孩子的一小段视频给孩子看时,她挺兴奋的,看着看着,自己还跟着说起来了,(里面是一段孩子背唐诗的片段)。自己说起来比片段里的还快,正在庆幸孩子真“厉害”的时候,《回乡偶书》中的一句“儿童不相识”进入自己的耳中,本没多想的自己却听到了另外的一个声音:“她说错了,是‘儿童相见不相识’。”还有意无意地把“相见”两个字加重了语气,好象生怕自己听不到一样。呵呵,不趣,自己会挑错改正了,进步!

接下来的更有意思,因为孩子的脾气特别扭,当看到自己为了拿自己的小书而三番五次的“带着哭腔”要时,她便说道:“她那么爱哭!”

我便因势利导:“那个孩子表现的好不好呀?”

“不好!”似乎她还没意识到是她自己吧,不加思索的回答。

“那紫菲会不会这样呀?”

“不会。”说完便似乎明白了什么似的,害羞了起来。

“那里面的孩子是谁呀?”

“紫菲。”

呵,原来她什么都知道呀。自然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时,她也便会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失误,赶快改正过来。还不错!

本来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情,经常提醒的事情,没想到这次却让女儿自己给自己提了出来,有意思!

此事也许就此告一段落,但因此也无形中提醒自己:适时的让孩子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自己也许会更有效。

任何人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时,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或者“不愿”看到自己的“过失”,而作为旁观者就会“毫无保留”的看到事情的本质所在。您是否注意过,孩子自己看到别的孩子有一定不好言行时总会告诉家长:“他(她)那样做不好,不是个好孩子,我才不会像他(她)呢。”然而往往自己犯这样的错误时却不会这样说。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多让孩子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待自己,多以“旁观者”的身份提醒自己,也许孩子的这种自我教育的方式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让孩子站在我们的角度审视自己,让孩子对多一点儿严格要求,让孩子在这种“旁观自己”的过程中成长起来。

其实,不光孩子们,我们成人何尝不应如此呢?


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帅天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