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上学------喜报(附图)
女儿上一年级后,每天放学回来给我说的最多的是关于喜报的事情。有时候兴奋地说:“妈妈,我只要得10颗星就可以得到一张喜报了。”有的时候遗憾地说:“妈妈,今天老师发喜报了。可惜没有我。我的红花还不够10颗。”有的时候充满希望地说:“妈妈,我都5颗星了,我再得5颗就可以得到喜报了。”有的时候严肃地说:“妈妈,我可得认认真真地写作业,不然的话就得不到红花了。得不到红花也就得不到喜报了。”有的时候嫉妒地说:“妈妈,我们班的某某都得到喜报了。”
每次看到女儿或兴奋,或惋惜,或严肃,或充满希望地说这些话,我都会在脑海里浮现出我想象中喜报的样子。“大大的鲜红的纸的中间,有两个醒目的大字‘喜报’,下面是一段鼓舞人心的话,是对获得喜报的人的优秀表现的赞美。右下角有鲜红的印章和时间。” 有的时候,我还会想象,女儿获得喜报后的情景。肯定是手拿着喜报,冲到办公室,人未进门,声音就会先传过来。“妈妈,我得喜报了,我得喜报了。”然后,摇晃着手中的喜报,冲向我,让我看,满脸充满幸福的喜悦。
为了得到喜报,女儿每天都会自己认真地数数自己的红花数,离获得喜报还差几朵;为了得到喜报,女儿都会主动认真地写作业,稍有不规范的字,就立马擦掉重新写;为了得到喜报,女儿还积极主动地站起来发言呢?总之,得到喜报,是促使女儿努力学习,自觉完成作业的主要动力。喜报,让女儿爱上了写作业,爱上了发言。
经过女儿的不懈努力,终于在一天的放学时间,我看到女儿兴奋地冲进办公室,大声地喊着:“我得喜报了,我得喜报了。”我听到声音,忙扭头看过去。发现女儿手中摇晃着一张小纸条。这可跟我想象中喜报的样子完全不同。这只不过是一张小小的纸条,纸条上写着这样一行话:“家长您好!您孩子的天天练已获十次优秀,特发喜报一份向您报喜!闫老师。”难道这就是喜报,这就是女儿朝思暮想想得到的喜报。在我疑惑间,女儿再次兴奋地告诉我:“妈妈,这是我得的喜报,你看,我多棒呀!”哦,原来这就是喜报!
今天,女儿又拿回来张喜报。一张上面写着:家长您好!您的孩子数学课堂上倾听认真、作业认真,特发喜报一份,向您报喜!闫老师另一张上面是这样写的:家长您好!您的孩子数学课上表现优秀,特发喜报一份,向您报喜!闫老师女儿高兴的不得了。高兴之余,又开始数自己的红花,开始算自己还有几颗就可以得花了,然后认认真真地写作用,争取再得一朵红花。自己对自己作业要求高得不行。看着女儿这么主动自觉地学习,我开心极了。
喜报,其实,就是老师给同学们发的表扬字条。作业连续得10次优,发一张喜报;发言积极,次数到了一定数,发一张喜报;上课听讲认真,发喜报……总之,只要有出色的表现,并且这个出色的表现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可以获得一张老师亲自撰写的表扬信,也就是喜报。
可别小看这一张小小的字条,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可真不小。喜报调动了学生对待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不服输,挑战自我的潜能,激发了学生的斗智。喜报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使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喜报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明白了努力就会有收获的道理。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别人一句赞扬的话,就能使我们一整天心情愉快,精神抖擞。因此,低年级学生也好,高年级学生也好,喜报的激励作用都是一样巨大的。其实,别说是学生了,就是我们成人,如果我们也能够经常得到喜报,得到领导对我们的称赞,哪怕只有一句话的表扬,那我们的心情也会是无比愉快、开心的。
其实,小孩也好,大人也好,都是需要被肯定的,被赞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