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奖的小纠结
六年级的时候,我得了华杯赛的二等奖。今年参赛,结果还是二等奖。如果用上一个激动型的感叹词,可以说成是:“呵,华杯赛又得个二等奖!”这足以表达兴奋和欢悦之情。倘若用上一个无奈型的感叹词,也可以说成是:“唉,华杯赛又得个二等奖。”这也足以表现懊悔和失望之心。对此,我一度有些小纠结。一旦外婆问起这件事,我究竟该用激动型的“呵”还是该用无奈型的“唉”呢?
绝对的,完全可以用激动型的“呵”。想想,今年郑州的华杯赛仍旧是实验外国语中学承办,他们本校参加的学生最多,准备得也最充分。记得我那个考场,坐了30名学生,监考老师专门询问谁不是他们学校的。少得可怜呢,只有三个人举手,一个是郑州七中的,一个是省实验二中的,还有一个就是我,经纬中学的。当然了,我对实验外国语中学很有感情。去年小升初,我也在他们的录取名单之列,只是外婆嫌离家太远,没让去上。哦,他们学校也有不少没得奖,或者只得个三等奖,仓促上阵的我,能拿个二等奖,够幸运了。从这个角度看,应该高兴,应该用“呵”。
同样是绝对的,也完全可以用无奈型的“唉”。七年级的我本来信心满满,参赛就是奔一等奖去的,想为学校和班级,当然也为自己添些光彩。考卷做呀做,尽管做对了大部分题,也蒙对了个把题,但毕竟没受过系统的赛前训练,卷子上有的题型压根儿就没见过,加上马虎带粗心,计算也出了些小错。交卷之后估估分,大约只能得个八、九十分。虽然参加这一类竞赛,既不是家长催促,也不是学校鼓动,仅仅是一次“自找苦吃”的能力测试,也不会给以后的考高中加分或减分,但终究感觉不理想。所以嘛,应该自责,应该用“唉”。
幸亏我是个既嘻哈又懵懂的人,忘性怪大,记性老差,也就纠结了一小会儿,便把什么“呵”呀“唉”呀全都撂到脑后了。中午放学,自行车吱溜溜蹬到外婆家。跟平时一样,刚进门,外婆就问:“今儿有啥新闻?”我随口就答:“华杯赛又得个二等奖。”咦,前面啥感叹词都没加,仿佛稀松平常的小事一宗。不过,心里却萌生了一个念头:等到八年级,我还要参加华杯赛,争取破破二等奖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