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打通课标与课堂的衔接点【第三届种子研训】作文

2017-08-05 
二、打通课标与课堂的衔接点20151023。上午。解读新课标。飓风大姐。我的笔记:1、首先要思考教材、教参对于教师而
 

二、打通课标与课堂的衔接点

    20151023。上午。解读新课标。飓风大姐。

我的笔记:

1、首先要思考教材、教参对于教师而言是什么?教材是教师带给学生学习语言的例子,钻研教材,解读文本,借由教材文本的表达教会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教参,是固化的教材解读和设计的参考,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也不能完全依赖教的。

2、钻研教材,直达目标。通读《课标》,重点读学段目标,熟悉学段目标。课程标准,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理想课堂“六维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三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内在魅力,知识、社会生活和师生生命的深度共鸣】。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是课堂的经纬线,实现了学习性质量、发展性质量和生命性质量的统一,是新教育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贡献。课程标准和理想课堂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的设计与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是有机的融合,我认为:落实有效教学框架是有效的实现课标中的知识和能力的,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内在魅力,这两者中的“落实”和“发掘”是课标中的过程和方法,三境界中的师生生命的共鸣,使得课标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标的外延大于课堂,课堂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实现课标的。花王的理解是这样的:如果课程标准形成了一个坐标的话,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决定着坐标的外延范围。三境界决定着课堂的效果,而课堂服务于课标。三境界落实的程度,决定着课标完成的有效面。一节节的课堂,我们去努力实现我们的课程目标。

3、读教材,弄清教材的内容、特点及目标。读教参,重点读《教材说明》,与教材对照读,印证自己对教材的分析和把握。找到《课标》《教材》《教参》三者之间的衔接点。首先明白了课程目标与理想课堂三重境界之间的关系,课程目标是需要每一节课来完成的,每一节课的目标虽然不同,但一节节的课完成的一个个课堂目标,才会形成完善的课程目标。

 4、热爱,这种课标中需要实现的情感,是要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方式来帮助实现。

5、课堂上如何真正的帮助孩子习得学习的方法。比如学习“排比”,首先是在文本中找出哪些句子是排比,提炼出排比的特点,练习自己写排比的句式,并拓展出,用排比可以“抒情”“说理”。通过这样的系统的学习一种修辞手法,真正的让学生习得学习的方法。

6、《课标》是总体目标,是我们语文课堂的总底线。

7、大姐的课例展示时我发现,大姐的阅读课的第一课时全部都讲文本配上图片并附文进行了朗读,在图片的挑选上,非常的关键,有时候图片就阐释了文本。附文中,改变字体的颜色,让学生在朗读中直接抓住关键语句。这个很重要的方法,我一直没有使用。

8、所有的学习都是在进行思维的训练。如果我们教师有经验,学生就会早早习得学习的方法,早早的形成思维的自动化。否则,从三年级开始,学生没有真正的习得方法,没有真正的有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后的学习就比较笨,比较累。

9、三年级,段的训练必须扎实。

10、关于读书笔记,可以“梳理文本的结构”“感悟文本的内涵,也就是读后感式”“摘抄式,其实摘抄的过程,是逐步感知文本,内化文本的过程。”

11、通读教材,弄清学段学期的训练重点,单元的目标来自单元的导读语,导读语中包括,本单元的主题、目标、内容、学习的方法。细读单元教材,完善和丰富单元目标,确定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12、修改作文的方法,在草稿中,让每一孩子画出自己的每一部分书写都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

13、用抓要点的方法来归纳主要内容。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来总结主要内容。用提炼中心句的方法来总结主要内容。

14、用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5、用抓“修辞手法”的方法来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文字的表达方法。

20151023。上午。课堂的理念提升。童喜喜。

    我的笔记:

  1、李玉龙“正数、负数、回到原点”,童喜喜“外圆、内方、幸福完整”送给每一位种子。

2、儿童是成人之父。

3、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

4、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坚持做。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