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人家》教学案作文
《蒲柳人家》教学案[学习目标]1. 通过赏读人物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把握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鲜明的个
《蒲柳人家》教学案
[学习目标]
1. 通过赏读人物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把握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鲜明的个性特征。
2. 欣赏这篇小说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语言特色。
3. 领略小说中所蕴藏的人情美和生活风俗。
4.扩大阅读视野,进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
1.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
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教学方法 ]
1.诵读法 小说语言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体会,精彩的语句和段落还可作背诵要求,使学生能深入领悟小说语言运用。
2.研讨探究法 用于对人物性格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以感悟小说的独特魅力。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小说情节场景。深入研讨.把握人物性格,体会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
二.预习导学
1、作者介绍
2、 背景材料
3、语知归类
①给黑体部分注音,写字。
烟囱 梆 纤夫 腌臢 捯气 唿哨 拗不过 到了儿 隐匿 勒令 戏谑 荣膺 断壁残垣 蓬蒿 作揖 礼聘 嘬着嘴唇 剜 肉 梢马子 擀 ā zā 咯吧 呱呱坠地 如坐针毡 影影绰绰 害臊 筵席
②词语解释
不耻下问 咬文嚼字 如坐针毡 芒刺在背 望眼欲穿
影影绰绰 断壁残垣 一气呵成 妙手回春 三顾茅庐
词语运用:请用以上词语(不少于三个),写一段话。
4、我的更多收获:(可就字词积累等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发现或收获)。
5、我的疑难或困惑:
三.初读感知,理清思路
1、在多次阅读的基础上,给课文分层,拟小标题。
2、请概括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深入研读,讨论解惑
1、在这篇课文中,何满子的奶奶为什么号称“一丈青大娘”?
2、第一部分最能表现一丈青大娘性格的是什么事情?分析一下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表现一丈青大娘的性格的?请概括一下她的形象?
3、为什么爷爷号称“何大学问”?
4、自从爷爷被尊称为何大学问以后,他在学问上下了哪些功夫?由些说明了什么?“何大学问”是怎样一个人?
5、何满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6、学生揣摩品味独具魅力的小说语言。请学生总结归纳。
五、深入研读,体会小说的艺术风格
1.学生感情诵读,体会小说浓郁的乡土气息。
教师提示:小说《蒲柳人家》真切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人情世态、生活风习。确如一幅风俗画,情致缠绵。如何满子的光葫芦头木梳背儿,大红肚兜、长命锁;洗三百家衣,何大学问的走西口等都别具魅力,历历如绘。
2.学生联系阅读体验,合作探究:
《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独具风格的乡土文学的代表作。那么,你认为它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现在哪些方面?
3.学生自由诵读,体会小说的独特魅力。
六. 联展阅读,扩大视野。
1.趣谈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人物绰号。
2.鼓励视野开阔的同学讲述与绰号有关的趣事。
.
七.布置作业 :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是我国古典小说常见的表现手法。请你运用这种手法,描绘生活中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力求传神,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