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大 盘 点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候,我们总是要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一年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平时忙忙碌碌,感觉不得闲,但是回想起来却没觉得有什么成就。
但是,当我坐下来细细梳理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一年自己是做了不少事情的。我这一年的收获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 读书方面
初步统计了一下,今年完整地读了27本,涉及教育(2本)、学科教学(2本)、文化文学(14本)、心理学(9本)几大类。这个数目不算多,但自己还算满意。
随着个人的成长,我愿意相信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很欣赏赵渝老师关于读书的见解:“读书是一种生活,不用勉强自己,也不用勉强别人。”长期以来我一直相信读书可以长见识、明事理,但最近才渐渐悟到读书仅仅是人生修行的方式之一,本着这样的理念,我已试着放下了对读书功利的执着,更愿意静下心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其中,我《教师阅读地图》这本书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这本书如一位智者给我们教师读书做了专业的指导和引领,指导教师读什么书、如何读书和为什么读书的书。关于读书,我以前都是在黑暗中摸索,读完这本书后才感觉自己知道以后前行的方向了,这本书对于我意义非凡。
另外,关于读书,过去一年比较大的收获还有两点:一是在余秋雨的引领下,对中国的文学文化有了更多的关注和了解;二是有幸接触到一些身心灵(包括心理学)的读物,印象深刻的是张德芬和蒋勋的作品,把蒋勋放在这里有些狭隘,他是美学大师,在各个方面造诣都很深厚,我现在已经是一个十足的蒋勋迷,迷恋他的文字,他的人,甚至是他的声音。
关于读书,这一年最大的不足就是,开卷过多,虎头蛇尾,好多书打开之后没有善始善终地读完,2014年要尽量杜绝这种情况。
二、 公开课方面
参加郑州市区级达标活动,说课环节获得郑州市外国语片区第一名,然后顺利晋级参加市级优质课比赛,并获得市级一等奖;接下来还进入了省级优质课的选拔环节,我被淘汰也在意料之中:一是毕业班的工作鸭梨山大,我没有腾出手来全力以赴地准备比赛,二来自身素养和储备仍有待于提高。这一系列活动下来,收获不小,遗憾也不少。
另外,在我校“双主体生命课堂探索研究”活动中,我被推选为语文学科的代表,参加探索研究活动,并讲授实验公开课《观刈麦》;我还参加了“郑州市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活动”,录像课《水调歌头》市二等奖。
三、 个人荣誉
所带2013届7班,班风正,学风浓,团结上进,在精神面貌、学习、各种大型集体活动中,7班的学生都很出众,在初中三年六个学期里连续六次获得“优秀班集体”称号,临近学生毕业之际,我个人也顺理成章地被评为“郑州市优秀班主任”。
在这一届带班过程中,我感觉比较大的收获有一下几点:一是处理好规矩和自由的关系,不过感觉给与学生的自由仍有待于增多;二是尽可能地尊重学生,初中生正处叛逆的青春期,容易冲动,老师遇事格外要讲方法;三是班干部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四是巧借力,充分借用任课教师与家长的合力;最后,好的师生关系重于一切,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平常心,分数最后不会差。
四、 论文课题方面
论文课题方面,是我的一个短板。说实话,对于教育教学我还游离在实践层面,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研究的高度,因而也没有研究的意识。为了促进自己科研意识的成长,今年6月份我申报了名为《大班额下提高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究》的市级课题。
五、 学习培训
长期的班主任工作,让我目睹甚至是亲历了很多孩子的困惑甚至是心理问题,有些问题我可以帮到孩子,由于自身能力的局限有很多问题我却只能蜻蜓点水或是治标不治本。
本着强烈的助人意愿,我自费三千多元参加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在最近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参加心理学面授二百多个学时,并在今年的五月份顺利通过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的笔试和答辩。 11月份,我还聆听了在郑州举行的全国特级教师观摩课,除了开眼界之外,最大的收获就是日益坚信:名师们个人色彩浓郁,没法模仿,但是名师对于教材独到的思考和丰厚的知识储备是我要学习的。
值得一提的是,暑期薛瑞萍老师关于吟诵的报告让我对吟诵有了初步的了解;12月份有幸聆听徐建顺老师的报告,更让我对吟诵这门学问有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另外,随着我联系的节点的增加,我能分享到的信息也日渐增多,周末经常有机会参加一些讲座、报告和沙龙。经过我和一批热心同事的张罗筹备下,我校“紫藤树下读书会”于10月初宣告成立,每个周四下午定期活动,读书、分享、争论、探讨,乐在其中。
鉴于这些原因,在这一年里,我看到的世界也在扩大。
六、 写作方面
写作方面,自认为2013年我是懒惰的。我印象里似乎没怎么写东西,细细一清点,居然有21篇,真是锯响就有沫。有客观的忙碌,也有主观的松懈。虽然记录得少,但是我一直走在成长的路上。2014年,我会加强记录的力量。
梳理之前,说起收获,很是茫然。静下心来理一理,才进一步确信,这一年没有白忙活。长大以后,一年又一年,越发感觉时间过得快。尽管依依不舍,只能对2013,说声再见;尽管没有做好准备,对于2014,只能开怀拥抱。
这是一篇迟到了三个多月的日志。 元月3号晚临睡之际,手机QQ突然弹出徐文祥老师的对话框“这一年该总结了,交作业!” 当下我心里一惊:徐老师啥时候布置作业了?带着疑问我慌忙将电脑打开,迅速浏览了徐老师校信通博客中置顶的博文《招募三人行语文研究小组骨干成员》,大概知道是要交个人的年终总结了。 随即,我跟正好在线的徐老师聊了聊,进一步明确了总结的方向:主要是总结这一年的成绩,制定下一步的计划和目标;末了,徐老师还说了句鼓励的话,“相信你能把自己这一年做了什么有一个回顾,找到更好的方向。” 说句实话,写一篇个人的年终总结,对我而言不是什么难事。恰恰徐老师那句鼓励的话,给了我莫大的压力。我自认为这一年自己没有虚度光阴,但是真要琢磨出方向,又感觉自己大多时候都是在率性而为,没有明确的规划,也没有什么卓越的成就。 不管怎么样,接到这样的任务,心里还是喜悦大于压力的。当初申请加入这个团队的初衷,正是希望借助团队的力量督促个人的自我发展。尽管由于空间的隔膜,我至今仍未与徐老师谋面,也没有参与过团队的集体活动,但是年终组织还惦记着我这个外地的成员,不能不算是荣幸。
附录二:2013年阅读书目
1.《秘密》
2.《遇见未知的自己》
3.《孤独六讲》
4.《爱上双人舞》
5.《与神对话》(一)
6.《教师阅读地图》
7.《活出全新的自己》
8.《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
9.《海鸥乔纳森》
10.《目送》
11.《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
12.《夏洛的网》
13.《中国文脉》
14.《小王子》
15.《对抗语文》
16.《何谓文化》
17.《推拿》
18.《非暴力沟通》
19.《中华文化47堂课》
20.《蒋勋说唐诗》
21.《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积累》
22.《省委班子》(一)
23.《省委班子》(二)
24.《突然就走到了西藏》
25.《遇见未知的自己》(第二遍)
26.《重遇未知的自己》
27.《德川家康》(一)
28. 蒋勋说《红楼梦》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