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堂观(四)作文
二、师生都能进步。课堂是一个智慧的殿堂,我们不能以为教师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以后,一切就万事大吉了。事
二、师生都能进步。
课堂是一个智慧的殿堂,我们不能以为教师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以后,一切就万事大吉了。事实上,那只是一个开始。课堂的演进应该是教师不断开启智慧,并和学生内心的智慧想契合,最终点亮彼此心灯的过程。每一个教学细节都可能将学生领入新的探索领域,但也可能将学生导入歧途。
数学课堂要让学生由具体可感的物象世界转入到数字、线条的抽象世界之中;语文课堂则需让学生把内心繁密的想法诉诸语言、文字……每一门课同时还要为建设学生的心灵服务。
有一件可笑的事。我小时候,也还在上学期间,我总在想,人类为什么不能发明一种知识营养针,就像医生治病一样注射到每个学生的大脑里,他就于瞬间掌握了人类已有的所有知识。然后,他可以有很多的时间来从事对未来的创造。其实,现在看来,关于知识的问题已经不成问题,有了网络等诸多现代媒体,我们人人都可成为知识分子。不过这种知识分子仅仅是知道而已。由于没有与人类思想的结合,没有情感的参与,这不能算作是严格意义上的学习。
我们今天的课堂也绝不是借助所谓远程设备,把知识一播了之。因为离了心灵的建设,人恐怕就异化为机器了。所以现在我深深意识到在整个学习阶段,学生的心灵成长是至为关键的事情。岂止是学生的心灵需要成长,教师又何尝不需要呢?在如今这个各种意识形态并存的社会转型期,人心浮动,信仰危机,每个人面对终极问题时都会有自己的困惑。这就说明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并建设自己的心灵。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正是此理。
教师的学习与进步和学生息息相关,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样要抱着学习的心态。源于此,教师的教案在课前要写,在课后亦要写,因为经历了一堂课,学生有了进步,教师也应学到不少东西。举个例子,我上《热爱生命》这一课,谈及死亡这个话题,本来我是预备回避的。我感觉学生这样的年龄会比较恐惧这个词,岂料几位学生坦然的回答让我亦有顿开茅塞之感。“死亡是一种自然过程,因为有死亡,生命才更显得珍贵。”多好的话,对我何尝不是一种教育!
“教师是演员”有人如是说,我以为这个说法不错,不过应该加上一句,教师应该是本色演员。因为教师这个职业是不欢迎伪装的,他需要有吸引力,需要动用各种手段来引导学生,但一切都是为了真实的砥砺学生的人格而为,故教师从本质上讲必须要经得起灵魂的拷问。很多教师害怕自己的灵魂放在学生面前来拷问,我也如此,这可能是人性软弱的一个表现,但我总是试图去战胜这种软弱。
我以为人总是需要进步的,而课堂为我提供了这个平台。我会为课堂继续写下我的每一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