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麦田里的老师》读后作文

2017-07-25 
《麦田里的老师》本学期我们共读的书,本书的作者李崇建,曾经,他让父亲绝望落泪,如今,他帮孩子们找回人生。他
 


《麦田里的老师》本学期我们共读的书,本书的作者李崇建,曾经,他让父亲绝望落泪,如今,他帮孩子们找回人生。他是孩子们的麦田捕手

李崇建老师这样说“做麦田里的捕手,守在麦田里、悬崖边,拦住那些要冲向悬崖的孩子,这应该是每一个家长和教师都应承担的责任。但现实的状况并非如此,很多时候,孩子正是在家长或者教师的逼迫下,走向悬崖的。”细细想来,我们有时何尝不是如此!以爱的名义伤害着孩子。那么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如何才是真正的爱?值得我们深思。正如我们爱孩子,我们真心期望他们在学校学习快乐、学有所成,将来生活幸福,能自立自强于社会。但,仅仅有这样一份真诚的爱心、这样一份期待就足够了吗?

本书以大量真实而又感人的案例给我们讲述一个个教育故事,期中提出的建议中肯可行,充满着教育的智慧,从心理学的角度处理每一件事,对待每一个学生, 实践性很强,值得我们学习。以下是我摘抄书中的部分精彩句子,以及个人的想法,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1.教育没有快捷方式,也没有标准答案。(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去雕琢,学校也不是工厂)

2.无论孩子作什么选择,没有孩子想向下沉沦。他们都想向上奋进,都想成功,都想当一个有价值的人。(是的,谁也不是生下来就希望失败,不要认为孩子小不懂事)这个目标和我对他们的期望一致,于是,我理所当然和他们携手并进。(和孩子携手并进,这话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到还是很困难的)

3.家庭主文化一旦建立了,即使孩子有次文化,父母也无须太过担心。(固定的生活秩序和不变的规则就像是一道让孩子有安全感的围墙,让孩子明白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当孩子清楚知道生活中有一道不可逾越的围墙,反而可以让他们很有安全感的成长与发展。)

4.一致性的沟通姿态,目的并不是去改变别人,而是真诚地表达自己,当教育者懂得更真诚地表达自我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更清晰容易了。(在跟孩子谈话前,大人应先为自己做心理功课,要温柔而坚定,处理好自己情绪与期待,避免使用指责、讨好、说教与打岔的方式和孩子对谈)

5.身为一个人,感受与生俱来,大人不允许感受出现,感受就会消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若不能表达感受,感受会被深深压抑,久而久之就会被情绪掌控。)

6.正向好奇,可以从一个事件、一个想法,乃至一整个生命,产生好奇,仿佛读着一部故事书,身为读者不断进入故事,好奇故事的脉络。正向好奇不是敷衍孩子,不是虚伪地跟孩子说“好棒喔“而是一种真正的探索。

7.接纳一个孩子,并不一定认同他的行为,但一旦懂得接纳,就能真正倾听,帮助孩子厘清问题。(李老师的爱是包容的、平等的,他爱每个孩子,因此即使他不认同孩子的行为,也真诚地接纳他。反观我们在工作中,是否接纳了那些行为违背了我们意志的孩子?我们的爱用在了改造上,没有接纳、没有倾听、更没有实质上的帮助。这样的爱又何以使学生有质上的改变?)

8.所有的青少年,都想要一个积极正向的人生,,没有人想自甘堕落,他们不是不想努力,而是当他们遇到困顿、怠惰、犯错、困惑与不安的时候,他们听到的语言,通常是指责与说教。(这些以爱的名义来说教的,对他们来说是起反作用的。)

9.我的目标不是她的考试得多高分,而是建立纪律,我的目标在于养成读书的习惯,或者培养她善用时间。(分数不应该是目标,他不可能伴随我们一生,但善于学习,善于安排时间确是我们终生的财富)

10.父母应养成孩子能赢也许输的心态,因为竞争总有输赢。当孩子成绩好时,不要为成绩赞美;当成绩不好时,不要为成绩责备孩子。(要孩子赢得宽阔,而不骄傲;输了,能坦然面对。)

11.问题的本身不是问题,如何面对问题才是问题。 (人生如花开花谢,潮起潮落,有得便有失,有苦也有乐。如果谁总自以为失去的太多,总受到这个意念的折磨,谁才是最不幸的人。记住:境由心生——问题本身都不是问题,如何对待它才是最大的问题。)

12.面对教育问题,心态上更谦卑,期待不要过于急迫,行为不要过于急躁。至于结果,我常常抱着最大的希望,但以最坏的打算去面对,尽力就可以了。(不要期望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质的改变,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可以了,不要自责。)

13.教育者给予的是什么呢?我以为是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即使我们看不到种子发芽,等不到树木成长,只要这些孩子能真正感受大人的关怀与爱,就是一种珍贵的资产。(是种子总会发芽,付出了爱心,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等待,静候花开)

14.如果大人拥有宽大自由的心灵去面对孩子的问题,问题大半能迎刃而解。然而这里所谓的宽大与自由,并非放任孩子为所欲为,而是大人内在的解放,重新去审视自己情绪的根源、自己所受教育的经验。一旦大人内在解放了,大人的语气与态度就会和缓坚定,拥有更大的空间让孩子讨论。(宽容不等于放任。给孩子支持而非让他依赖,爱孩子而非宠孩子。因为“支持会长出力量而依赖会站不起来”爱会让孩子成长,宠则会毁掉孩子。)

15.一般人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最常卡住的部分是情绪,一旦情绪上冲,想要矫治孩子的行为,便复杂许多。如果大人能不被情绪影响,更沉稳地面对问题,通常孩子的问题就想对容易了。(书中一再重复要冷静,要审视自己,要懂得表达等字眼,让人难以操作。能有这种境界的人就近乎于圣人了。所以,正如书中所说,他学习萨提而模式,还搭配瑜伽教导呼吸。在我看来,这已经涉及到个人的修行问题,而非单纯的学习模式这么简单。为此,只有通过提高自己的修行,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才能以更好的手段和方法处理各种问题。这不但对教育有好处,对个人也是一种提升。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