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边议边思读书乐作文

2017-07-23 
边议边思读书乐——母子共读《小船,小船》午后,和儿子一起阅读黄蓓佳的《小船,小船》。我轻轻的读完了开头:虽然明

边议边思读书乐

                                   ——母子共读《小船,小船》

午后,和儿子一起阅读黄蓓佳的《小船,小船》。我轻轻的读完了开头:

虽然明明知道,不会有人摇着小船来接他上学了,芦芦还是大清早就拄了双拐,一步一步挪到河边。

儿子也读了一遍。我问他:“读完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儿子想了想说:“我知道了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是芦芦,还知道了芦芦是个学生,跛脚,每天要坐船上学”

“知道的不少,我还通过读想到了一些,想听吗?”,我问儿子。

“说来听听”,儿子调皮地说。

“我想到了芦芦想上学,就是没有人来接他了,这说明原来天天有人来接他。我在想,这个接他的人是谁呢?是老师,还是他的同学?或者是另外的什么人?作者这样开头很能激起我们读下去的欲望”,我认真地说着自己的想法。

“我还想到了芦芦的心情不好,你看,他‘一步一步挪到河边’,说明他走得很慢,可能不只是为了上不成学,肯定还有什么心事,所以我也很想往下读,想知道芦芦到底有什么心事”,儿子接过了我的话,我一听,小家伙说的很有道理的。

我们接着往下读:

他走到那块形状像个小山羊的石头边,吃力地坐下来,又把双拐从胳肢窝下移开,合到一块儿,轻轻搁在“山羊”的脖子上。过去,每天早上,他总是这样,高高兴兴地骑着“山羊”,等待从河边的芦苇丛里窜出一只小船,把他摇到学校去。这只“山羊”,他骑过多少次啦,数也数不清了,“山羊”的背脊都磨得铮光油亮的了。“山羊”是石头的,永远也长不大,永远也不会说话,不会叫;芦芦呢,却是一岁两岁地大了,又高了,肚子里还灌下了一瓶一瓶的墨水——他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啦。

刚刚读完,儿子就抢着说:“这一段说的是芦芦的情况,让我们了解到芦芦的年龄,每天是怎样上学的,和开头照应”。

我接着说:“你看,作者的描写手法很好,‘窜’出一只小船,‘摇到学校’,好像让我们看到了一只小船稳稳而又快速的在河里前行。“山羊”的背脊都磨得铮光油亮的了,一读这句话我们就知道“山羊”的背脊是经过数不清的次数的打磨,才会这样的,我们就仿佛看见一个小男孩天天骑在“山羊”脖子上翘首等待的样子”

东边的天空火红火红的,青青的芦苇映着这片霞光,微微闪出一种紫色。叶片上有露水,水珠儿是红的,芦芦的头一动,红水珠儿就跟着闪出蓝的、橙的、黄的各种颜色的光芒,就像神话里的那种宝珠,不时的,有一只翠绿的小青蛙“噗”一声跳上芦苇,蹲在叶梗上,那水珠就纷纷地往下掉落,落在清碧碧的河水里。

“火红的天空、青青的芦苇、晶莹的露珠、五彩的光芒、跳跃的青蛙、清碧的河水,多么美的画面呀,处在这样幽静而又美不胜收的地方,芦芦为什么不开心呢?”,我看着儿子,像是自言自语的说。

“是呀,快点读”,儿子催促着,抢过书,大声读了起来。

……

阳光抹上了芦苇尖尖,小船还没有出来。小船不会出来了,再也没有人摇着小船来接芦芦上学了。十天前,芦芦也是这样坐在“山羊”背上等呀等呀,一直等到日头挂到村口的大白果树梢上,也没有看见小船的影子,芦芦回家告诉妈妈,妈妈生怕刘老师病了,赶紧绕上几里路赶到学校去探望。可是,哪儿都没有刘老师。大家找到河边,河心里孤零零地荡着那只放鸭的小船。就这样,刘老师的尸体被人从河里捞出来了。芦芦听人说,刘老师准是不舒服,头一晕,掉进了水里。刘老师不会游泳,这是芦芦知道的。偏偏那天附近岸上没有人,她就这么沉下去了。芦芦趴在“山羊”身上嚎陶大哭,哭得村里老老少少都掉了泪。老人们说: “唉,天有不测风云啊。”妈妈说:“怎么就偏偏淹死了她呢?把我替了她也好啊!”

     原来是这样!我和儿子也为刘老师的遭遇伤心难过,和芦芦一起流泪,一起沉默。

    接着,我们一口气读完了这部短篇小说,了解事情的始末,伤心、感动让我和儿子的眼角湿润了。

芦芦始终忘不了刘老师,虽然新来的刘小玲老师活泼、开朗、漂亮、热情,但芦芦的大半个心灵里装的仍然是刘老师。当芦芦知道了刘小玲就是刘老师的亲妹妹时,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感情,他和小玲老师紧紧相拥,泪流满面。

他们互相紧抱着,久久地坐在河岸上。轻风吹动河水,小船在他们面前轻轻摇荡着,像他们小时候睡过的摇篮。哦,小船,小船,你知道吗?再不用坐着你去上学了,再不用你往返辛苦,再不会有人从你身上掉下来,掉进河水……再不会,不会了。

经过小玲老师的努力,芦芦所在的村子里有学校了,芦芦不用再坐船去上学了,再也不会发生象刘老师那样的悲剧了。

“这下可好了,芦芦有学上,还安全,真是一举两得呀”,读完了最后一段,我为芦芦感到高兴。

“但是芦芦永远也不会忘了小船,永远也不会忘了刘老师”,儿子说。

我接过儿子的话:“是呀,生活越是平静,越是愉快,越是忘不了曾经我为了学生而付出生命的刘老师,芦芦还有很多的人都会记着刘老师的”。

就这样我和儿子边读、边说、边想,读出了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说出了自己领悟到的思想和方法,感觉比自己默读要收获大。看来,我们不仅要坐下来读书,还要静下来思考,并进行交流,这样我们的阅读会更精彩,更有效!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