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一轮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教材的安排不再是单一的例题和习题的罗列,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内容,版面设计图文并茂,令人耳目一新。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方法多样化了,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教好学生,作为数学教师的我开始了新的探索历程。
在教学之余,在假日的午后和深夜,我都认真阅读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如《给教师的建议》、《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教学法》、《做最好的教师》、《小学教学》等,在研读过程中,我改变了观点,对数学充满了兴趣,重新审视数学,逐渐发现数学也是鲜活的、灵动的、多姿多彩的。
走出去,学进来。近几年内,我先后到北京、西安、郑州、焦作、开封等地学习,了解国内外先进的数学教学经验。2007年,我参加教育部“十一五”专项任务项目“中小学‘全效学习方案’研究与实验”,聆听专家的教诲,和同行们进行交流,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站在更高的理论角度审视教学,并付出与实践。思想上和行动上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改变。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我认识到数学的根本不是教给学生几种解题方法、教会学生理解几个定义公式,而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研究中,我发现更多的是数学的科学价值、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并把这些认识体现到教学中,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数学、喜欢数学、有兴趣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注重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空间想象你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次是备课的改变。以前只是看看教学内容和教材分析,了解教学的大致思路,《教案》设计的都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过程,如何教会学生知识。现在的我把《教案》改为《学案》,不仅备教材,而且更多的是研究学生,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出发,写出《学案》,让学生明白每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等,精心设计每一个学习环节和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策略。
第三是教学方式的改变。改讲练结合的方式为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的方式。每次学新知识前,我先让学生预习,认真看教材,明白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还有哪些知识自己不理解,有什么问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在我创设的宽松、和谐、民主的情境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获得知识,充分享有探索的自由。如:《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课时,就是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实物,通过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大脑的分析活动,探索出长方体及正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教学中,我注重数学的实用性。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应用。学生年龄小,生活实际经验少,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及时应用到实际中去。如:在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让学生回家自己测量出房间的长、宽、高和门、窗的长和宽,计算出要粉刷房间的面积是多少?然后调查涂料的价钱,算出购买涂料的钱数。在学习了《这月我当家》后,我让学生做一次“家长”,当一回家,掌握一个月家庭的收入和支出,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让学生了解到父母当家的不容易,体会父母的辛苦。
第四是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通过听名家讲座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把每天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不足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记录下来,写进博客。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汲取经验、做到取长补短。通过写教学反思,促进了我对教育教学的思考,渐渐明白怎样设计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怎样的练习才能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能力。我清楚的记得:在教学《有趣的测量》这一节课时,我让学生动手实验,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出测量一个石块的体积,在找出2中常用的方法以后,我引导学生,还有其他方法求出石块的体积吗?我们班有没有比曹冲更聪明的人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一阵静思之后,一个数学成绩不太好、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站起来说:“还可以先把石块放进长方体容器,然后往容器加水浸没石块,测量出水面的高度,然后把石块拿出来,再一次测量出石块的高度,用长方体的底面积×两次高度差就可以算出石块的体积。”同伴对这位学生的精彩回答报以热烈般的掌声,这掌声激励着这位学生学习的信心。从此,他上课认真听讲,变成一个爱思考、爱回答问题的学生。学生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像一个个镜头时常在我脑海里回放,促使我更加喜爱教学、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
英国理学家罗数所说:“数学如果正确看待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无上的美。”是的,数学也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也是美的,数学的美在于它的简洁性、条理性、实用性、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等。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我逐渐喜欢上了数学教学,发现其中的乐趣,发现其中的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人生奋斗必然要经过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种境界:“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第三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曾多次品读这三种境界,只是钦佩他引用古诗词来表达人生的三种境界真是太美妙了,没有很深的感悟。今天再次重读这三种境界,想想多年来探索经历,更进一步领悟到其中的内涵, 明白成长不只是青少年的专利,而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年龄大小,只要学习就会有进步,就会成长。我就是在磨砺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我收获了教学经验,发现数学本质的美,丰盈了自己的教学羽翼。
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一个大圆圈代表我所学到的知识,但是圆圈之外是那么多空白,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而且圆圈越大,它的圆周长就越长,它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越大。由此可见,我感到不懂的地方还大得很呢。”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于数学的探究我将一往直前,而面对孩子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快活的鸟儿,带领着他们在知识的王国中自由的翱翔,诗意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