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评价模式改变了教学方法作文

2017-07-10 
不同的评价模式代表着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自我校开展展示性评价以来,我们的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上发展

   不同的评价模式代表着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自我校开展展示性评价以来,我们的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上发展了很大的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以前比也有明显的不同,可以这么说,评价模式不仅提升了教育理念,改变了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下面我以数学学科为例,说一下数学具体的做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老师越教越困惑,数学到底该怎样教?教学该有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怎样才能给学生创设更大的思维空间,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怎么体现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些,都是我们迫切想探讨和实践的。因为我们展示性评价要求全面评价学生,抛开“窥一斑而见全豹”的评价方法,做到“看全豹而知全豹”,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舞台上尽情的展现自己的才华,把自己的闪亮点给大家看,要求把评价对象的内容,尽可能多的摆在桌面上,让评价者不仅看到评价对象的过去、现在,优点和缺点,而且还能把握评价对象的今天和明天的发展。,所以,这两年,我校教师尝试着对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单元教学,即数学学习“三步曲”:①课前预习,未教先考,② 课堂指导,分层教学,③单元整理 ,系统知识

一:课前自学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人一生的道路很长,需要获取的知识很多,相当一部分知识是靠自己来获取的,“未来社会的文盲,就是脱离教师不会学习的人。”所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有预习的意识就非常重要,学生的预习,从类型上分有课前预习以及单元预习。

课前自学一般放在讲新课的头一天晚上,让学生看课本,老师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1:粗看  

就是让学生从上到下把这一节课程的教材看完,知道这一节课的内容,看那些地方能看懂,哪些地方不能看明白。

2:细看

就是带着第一次遇见的问题一字一句地看,做到一看二想三试做。一看就是看书上写了什么,画了什么,有题目看题目,有图画看图画,书上有什么就看什么;二想就是想书上每一句话是什么意思,重点词语圈画点批,想书上的题目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和以前学的哪些不同?三试做就是在看教材的基础上,把下面的做一做做出来,不会做的再看一遍。

单元预习就是每年的寒假和暑假,我们学校都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能力强的可以预习几个单元甚至整个教材,能力差的最少也能自学一个单元,开学来了以后就马上以单元为单位考试自学情况,也就是未教先考,在没有学习的情况下不止预习作业,不讲授直接测试考试,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很多人觉得有点不可思仪 ,先考试以后再学习?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平常的事情。老这样做①是了解了学情,调整教学计划;②是既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分层教学,更让教师在讲课时做到了有的放矢,因材施教;③是长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从几次考试的情况开看,通过自学,学生确实能掌握一部分知识,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能达到优秀。其实,不管学生考试多少分,都是学生自己学习的成果呀。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不教,是为了更好的教。通过预习测试,老师已经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我们的教学更有针对性,重点和难点更突出。避免了教学中的消耗现象。

二  课堂指导,分层教学

因为学生的能力不同,自学的结果也不同,一般来说有三种情况:优秀的学生通过自学能完全掌握,大概占有全班级人数的三分之一;中等生有一些知识似懂非懂,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成绩稍微差一些的学生需要老师的精心点播。学生自学以后,老师组织课堂更难,给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让优秀的学生拔节?怎么样让稍微差点的学生保底?这些难题统统摆在老师面前。所以老师的课堂指导,就要精心准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体现分层教学。

以《减法的验算》一节课为例子,谈谈怎样体现分层教学

上课开始,老师就问,昨天咱们预习的什么内容?你学会了那些知识?哪些知识你不理解?怎么样验算减法?谁来举个例子证明被减数等于减数加差?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老师统计预习会的学生和需要帮助的学生的比率。

这个时候教师要分两步走,对完全自学会的优秀学生,老师可以给几道习题让他们自己来练习。没有学会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读书指导,组织交流,让他们掌握验算的方法。等这一部分学生掌握住了方法以后,让他们做刚才优秀学生做的练习,再给优秀的学生一些思考性的题目,满足他们的需求。

另外,需要提到的是,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展示性评价以后,我们的课堂基本上基本上以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为主,让学生全面展示自己预习的情况,学生帮助学生,学生教学生已经蔚然成风,有的学生为了在课堂上表现自己,查阅很多资料,甚至上网查找,他们的回答,很多时候出乎老师的意料,课堂气氛和以前比,明显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老师真正做到了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一节课下来,老师很少说话,都是学生讨论,争辩,举例子,努力说服对方,更多的时间节省下来,进行练习和巩固。

   三:单元知识整理

   如果说每一节课的内容是珍珠的话,那么单元知识整理就是将一颗颗的珍珠穿成串。单元知识整理,就要让学生自己动手穿串子。每学完一个单元,我们都要求学生自己把单元知识梳理一遍,把重点整理到一张纸上,这极大的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整理和逻辑思维能力。从一张张眉目清楚的整理表上,能看出知识要点已经被同学们像梳理辫子一样梳理整理。这无疑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通常的做法是:一节复习课让学生用15分钟自己看书温习,用10分种左右的时间相互研究,再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己把单元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整理出来,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在整理的时候有什么疑难记下来,在相互研究时候提出来,解决不了的问题,在最后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的温习比老师主观设计的教案效果要好,更有针对性,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单元知识整理也体现了学科的整合,美术与数学有机结合,体现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