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作文分类 > 优秀作文精选 >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浅谈作文训练方法技巧作文

2017-07-05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浅谈作文训练方法技巧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李茹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浅谈作文训练方法技巧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  李茹

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觉得这句话对于作文教学是非常适用的。它不仅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还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还有一些古语说得好:“好记忆不如烂笔头”、 “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唱口生”这些则告诉我们写的很重要性;强调了作文教学要多写。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众所周知的中考,作文是50分,占整体分数的5/12,将近试卷的一半分了。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作文质量,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尤其是初四年级的语文教师,该如何轻松自如地迎接中考这个作文的挑战呢?

根据我近两年的对作文教学方法的探索,我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是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的。

    一、为学生提供一些书籍,做好作文素材的搜集工作

1、让学生有书可读。怎样让他们有书呢?从初一进入实验中学的第一天起,我就要求他们,人人手头必须两三本书,两三本书中,一本必须是中考满分作文类的书,第二本可以是增强智慧与能力类的书,如《意林》、《读者》、《时文荟萃》、《智慧背囊》、《小故事,大道理》等等。尽量不出现重复。这样以来,一个班中有了上百本书,相当于一个小小书架了。不过,到了初二,我就要求他们在有一本中考满分作文类的书之外,还要有一本高考满分作文方面的书。为什么这样做呢?曾记得我教过的2006届毕业生田天,当我接手这个班时,他的作文写得不是太突出,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全班就他作文提高得快,为了弄清原因,我曾把他叫到办公室,问过一次,一开始,他还不好意思说,到最后,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很受启发。他说:“我妈妈告诉我,中考改卷,是高中的老师,所以他们的眼光都比较高,有时可能要用高中生的要求来改,就给我买了几本高考满分作文书,让我读并背诵,还要我试着写。也许这就是我的作文提高比别人快的原因吧。”从那以后,每接手一个班,我都会让他们做到手头有书可读的。

2、读书采用集中阅读与分散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因为我担的是实验班,在初一年级时,有一节课的阅读时间,于是我就紧紧抓住这节课,充分利用课堂上的一分一秒,上好这节阅读课。课上,大家把自己的书跟别人的书进行交换,袁枚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书非借不能读书也”,意思是书如果不是借来的,就不能好好地去读。因此,在课堂是,同学们都很珍惜自己借来的书,读得更加仔细。而对于自己的书,则充分利用课下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读,这属于分散阅读了,分散阅读的时间因人而异,但一周以不少于一个小时最好。

3、让学生建立两个阅读笔记本。一是备忘录。备忘录专门记录阅读课或者散读时发现好素材的书名、文章名、页码。二是摘抄本。为了与中考接轨,摘抄本要求严格,本子是与作文纸匹配的方格纸,摘抄完毕书写的效果与文章的字数清晰可见。摘抄本每周摘抄三篇文章。内容有严格的要求:一篇必须是中考优秀作文,叙事的最好;其他两篇一个情感故事,一个哲理故事。

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查机制,保证积累的顺利进行。

大家知道,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还是一个个孩子,由于年龄偏小,不可能人人都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因此教师就要有一套检查机制来保证积累的顺利进行。我是这样做的。每节课前,除了按时完成学校语文组规定的课前一首诗赏析之外,我又自加了一个自由背诵比赛,目的就是检查学生的平时的积累情况,为了避免学生的侥幸心理,觉得今天老师提问过我了,明天可能就不会再提问了,我采用了抽号的方法,班内每个学生都有号,抽号是让上台赏析的学生临时抽,假如抽到1号,那么凡是后面带“1”的同学全背,抽到“10”号,就是后面带“0”的学生背,(即10号、20号、30号、40号、50号、……)这样,每个学生每天都要准备,就不会出现侥幸心理了。还有人也许会问,那学生背的不好或者背不出来,怎么办?我采用的是:给他“奖赏”,课下随便挑选一篇,让他去背。有的同学怕背一长篇,所以也就很听话地去背了。我觉得,学生读得多了,背的多了,积累的多了,写作水平应该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厚积才能薄发”。

三、采用“范文导航”的方法,为学生指点迷津

进入初四,大多数孩子都有了一定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的学习积累,也逐渐形成了一些个人的写作风格。但是,他们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作文立意总是难以挖掘的更为深刻;措辞用语总是不够有文学味道,过于直白平淡;选择材料总是囿于几个狭窄的圈子难以有新鲜的选择;……针对孩子们的这些困惑,我上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备采用“范文导航”的方法来解决,还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的,于是,我就采用试一试的态度来进行,结果一试,还是挺管用的,于是就想把这个方法介绍给大家。

“范文导航”,顾名思义就是用优秀的满分作文来为学生们提供学习的实际范例。但是怎样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用呢?

首先,从选择上严格把关,并提升等级,让范文熠熠生辉,绝对的吸引学生的眼球。因此我就阅读大量文章,注意在选择上多下功夫,精挑细选,甚至于把目光伸向了高考的满分作文。一篇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每次都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凝聚起来。看着他们专注的眼神,看着他们下课后向老师讨要那些范文想继续研读的急切神情,我们心里格外踏实。

第二,选择好的展现方式。根据范文的特点,有的由老师有感情的朗读,以便让优美的文句发挥最大的打动人的效果;有的由学生自主阅读,给他一个空间,可以读出作者的独特个性;有的由小组内组织研读,从而发现文中深邃的思想和精巧的构思。

第三,有评价的去读。我们力求不做展示机器,也就是不仅仅只是把好文章读给学生听,更要根据每节作文课的训练需要,组织或带领学生有针对的去进行评价。比如文章的深刻立意是如何一步一步的挖掘展示的?文中的语言是如何有目的的最大效益的为主旨服务的?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组织的?每一次学生都会要求老师对文章做出相应方向的点评,或者是学生们自己进行评价。听、读都是在有目标的状况下,带着思考完成的。

第四,给学生一个对比学习和反思吸收的空间。我会要求学生在听、读范文后进行反思总结。针对自己写作中的问题,总结经验或者是教训,或者是改进的措施、改进的目标等等。形式上力求多样化,从而避免学生产生任务式的疲劳,以保证效果最大化。

四、加强作文训练力度,进行专题指导,采用多样化的训练,形成特色作文

1、坚持每周日都写一次作文。而且是根据作文的类型,采用一周命题作文,一周话题作文,一周材料作文,一周半命题作文,一个月轮换一次,进行有条不紊地训练。在内容上,可采用与自然有关的、与成长有关的、与社会生活有关的等等。可按自己的计划去做。

2、搞好作文批改与讲评工作。作文的评改,可采取教师评改、学生评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不过,有一点是,作文发放到学生手中要及时,千万不能本周的作文推到下周再发给学生。那样学生早已把上次的作文给忘记了,你再评讲,学生好像云里来,雾里去的,什么效果都没有。我基本上是学生写作文时,我已经在班内来回转悠了,过道边上的同学的作文,我已经看得差不多了,再加上学生交作文的时间也不一样,学生在交作文的过程中,你还可以再次阅读一遍,这就为你下面改作文垫定了基础。因此你改的就比较快。一旦写了作文,要尽量放下手头的工作,及时迅速地批阅作文。第二天及时地发放到学生手中。学生拿到作文后,还要再次审视自己的作文,看对老师的批阅是否满意,如果教师评语上有要求在哪个方面努力,学生就要根据教师的提示,在作文纸的背面去修改,然后再交到课代表手中,课代表再交给老师,老师再把收上来的作文装订好,再返回班内,让学生再次阅读同班同学的作文,最后大家都不读了,就放到老师办公室保存。

另外,对于特别优秀的作文,教师可以打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打印,然后发给老师,老师可以给学生在报纸或者一些杂志上投投稿。如果真的发表了,我觉得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激励。对老师也是一个不菲的收获,何乐而不为呢?初二年级时,我班学生刘亚鑫、朱琪的作文《忍耐是一种美丽》就在濮阳日报上发表了。从那时起,我发现,孩子们的写作热情更高了。不单单是他们两个,全班同学的写作热情都高了。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说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家想想,孩子的兴趣上来了,

你不想让他学习都难。

3、形成自己的特色。叙事类也好,情感类也好,能够走出一般的框框独抒性灵,那就是好作文。于是,我们应该帮助学生练就一两种自己最拿手的模式。什么模式最好呢?可以是总分总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小标题的形式、还可以采用题记的形式……同时还要注意,必须是在有真情实感的前提下才能这么做的。有的同学由于背作文背的多了,总善于引用一些名人事例,比如:屈原、杜甫、李白……这些在满分作文中也是很多的,别人用了,不是我们不可以用,而是说,要学会把自己积累的内容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去,而不是让别人一读,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样作文就会不得高分。一定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做到我手写我心。

另外,在写作文时,思路的清晰、点题句的运用、过渡句的运用,尤其是结尾对中心的升华、总结,字体的美观、文面的干净也是作文得高分的秘诀。

五、养成良好的写作文习惯

有句话说得好:“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成败”。对于即将走进中考殿堂的初四学生来说,一篇好的作文更是难能可贵。因此,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力做好下列工作,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写作文的习惯。

1、卡死时间。由于中考时间的约束,作文训练时间不得超过50分钟。否则,我们永远写不出优秀中考作文的,这是一个死规定,不达目的不罢休。

这个我在初一就已经实施了,要求一节课,一篇作文,曾记得,我教的这两个班的学生第一次作文,我说:“孩子们,你们已经步入了你们梦寐以求的初中生活殿堂,你们也应该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今天是你们进入初中的第一次作文,我们将采用一种和你们小学不一样的作文方式,那就是快速作文,一节课完成。当时学生是大呼小叫,老师,这怎么可能呢?我们在学校,都是两节课写一篇,有时写不好,还可以拿到家再写,第二天再交给老师。等学生们诉说完了,我才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们,孩子们,你们长大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的,不信,咱就试试看。”果真,到下课,就有一半学生完成了任务。我还把交的早的学生的名单写在黑板上,给予表扬,并写下他们的交作文时间,学生的兴趣来了。练了有三周时间,学生基本上都能在一节完成任务。由此我深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关键是你敢不敢去尝试。

2、注重文面。文面的工夫在考场外。我现在是让学生写摘抄,不要求多,就一张,用作文纸,并告诉学生,只要写字,就是练字。平时,我们需要严格要求书写质量,做到认真书写不潦草、不批划、不涂抹,一气呵成。不然的话,考试作文任凭你的文章内容是满分,只瞥一眼卷面,你已经被打到二类卷子40分以下去了。你说可惜不?

3、笔的选择。这是细节决定成败的关键。咱们都有经验,一支得手的笔写出的字就是漂亮。考试前,你首先要准备一支书写最得手,书写最漂亮的笔作为考试用笔。这样以来,无形当中已经提高了你的书写质量,起到了意料之外的效果。其次,笔的颜色也相当重要,我认为兰色的中性笔效果不错。不过,这个不能一刀切,有的学生可能黑色笔写出的字最漂亮,有的可能天蓝色钢笔写的字最漂亮。总之,考试时,你使用写字最好的笔就是了。

4、写好作文的各个部位。中考作文的关键部位是开头、结尾以及段落的匀称。没有一个阅卷老师会把全文看完(除非特殊的),也没有一个老师不注意咱们的开头、结尾与段落的。这三个方面特别重要。于是,不管是平时训练还是考场作文,关于首段的内容,强调起草最好。写好了首段,一边修改一边进入正式写作了。其次,分段要匀称,不可以十几行为一段,显示你文思才涌似的,也不可以一两行为一段,显得你词穷理拙凑字数了,这两种情况均不算美,不会得高分的。一般的,由于字数的限制,中考作文以5——7段为匀称美。

5、突出一个“新”字。

“文似看山不喜平”,强调了作文的构思要有波澜。其实文章的“新颖”也是至关重要的。拟定好一个新颖的标题、选择好一些新颖的素材、再加上一个新颖的构思,我觉得会赢得阅卷老师的眼球的。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