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我更理解教育作文
阅读让我更理解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 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
阅读让我更理解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 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 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 上课就越轻松。”所以,这几年,我在阅读,也在坚持阅读。
也记得《给教师的建议》中所讲的那位用一生来备课的历史老师,听课的老师竟因为听得太投入而忘记了做听课记录。而且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也发现阅读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提升我们的修养,愉悦我们的身心,丰厚我们的文化底蕴,而且还能够让我更好地理解教育。
孩子需要阅读。我们都知道,终身阅读受益无穷。爱阅读的孩子最聪明,会阅读的孩子会思考。爱阅读的孩子不仅作文写得好,思维开阔、见多识广,而且“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雷夫老师在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所说),所以,阅读会让孩子终身受益。那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也深知仅靠小学六年12册的教科书是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而《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整个中小学阶段,孩子要有400万字的阅读量的要求,因此,我把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定为我的工作目标。这几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开展班级阅读,先是以富有吸引力的故事为诱饵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接着向孩子们推荐优秀的阅读书籍,然后为了落实检查孩子的阅读效果开展了读书交流会,并以班级共读共写的方式来促进孩子的阅读,最后鼓动家长带领孩子开展亲子阅读。除此,还利用一些零散的时间带领孩子诵读经典诗文等。《绘本如何好》又让我开启了和孩子们的绘本阅读之路。尤其是当我读到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到:“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会越活跃。”时,我心中更是坚定了这样一个信念,我一定要让我所教的孩子爱上阅读,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进而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犹记得,我上初三那年,我有一位同班同学,因为他平时不爱学习,上课时除了睡觉就是看小说,所以学习一点儿也不好,可是唯独作文写得十分出色,我想这一定得意于他爱看书的结果。
教室是教师坚守的阵地。一个教室就是一个教室,但它又不仅仅是一个教室,它还是全班学生温暖的家,它还是学生放飞思想的地方,它还是成就学生无数个梦想的地方,也是释放学生喜怒哀乐的地方,而班主任就是这个大家庭的领头羊、引导者、组织者……学生的学习、生活等诸多习惯都是在这里形成的,孩子的善良、诚实、自信、团结合作等诸多优秀的品质也是在这里塑造的。一直非常钦佩草根老师看云,也就是薛瑞萍老师,喜欢读她的《给我一个教室,我就心满意足了》《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们读二年级啦》等。薛老师就这样稳稳地一直守着一个班,带领孩子们读书,学习,交流,成长……所以向薛老师学习,我也一直在坚守我的教室,从接班起按部就班地有序地带领孩子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开展好每一次活动,读好每一本书。和孩子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童话、童诗、童谣,还有一些儿童小说、经典诗文等,和孩子一起在书香的世界里徜徉,一起快乐成长。
阅读《做最好的班主任》《最好的老师》,向名家李镇西老师学习,真心做教育,关心爱护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争取让每一个孩子因我的存在而幸福。
家校共育,孩子才会更优秀。不教低年级还不知道,自从教了低年级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家庭教育对每个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俗话说的是没错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几乎每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老师和父母,尤其是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父母的悉心培养。人常说,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必定有一位优秀的父亲或母亲,真是这样的。所以,接手低年级,我就特别重视家校沟通,首先我充分利用校讯通短信这个平台向家长发送一些通知、作业,以及一些表扬或批评等,然后精心组织召开好每一次的家长会,接着就是以书信的形式和那些因忙碌不能来学校沟通的家长进行交流,交流孩子目前的学习状况以及努力方向等,也因此受到了家长朋友们的一致好评。而其中写信的沟通方式就是从《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中学习的李镇西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教育智慧。当然,后来在薛瑞萍老师的书中也有看到给家长写信带领孩子亲子阅读的做法,这就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
每个教师都应有自己的教育之梦。优秀的教师培养优秀的学生,强将手下无弱兵。要想学生爱读书,我们必须先做读书人;要想学生更优秀,我们教师必须首先要拥有成长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因此,无论什么时候,一个教师都应该怀揣自己的教育梦想,并为之付出行动。通过阅读名师的成长经历,让我知道任何一个名师的成长过程都充满了艰辛,都会历经生命拔节的痛,磨课练课,实践反思,阅读写作,课题科研。名师的课虽然是学不来的,但是他们对教育梦想的执著,面对困难时勇敢前行的勇气,课堂教学中闪现的教育智慧,以及班级管理中展现的巧妙方法,都是我需要学习和追求的。
阅读让我更加理解教育,阅读重新燃起了我的教育之梦,也相信阅读会为我和我的学生带来更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