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作文分类 > 优秀作文精选 >

课堂要提倡学生“六动”作文

2017-06-24 
课堂教学要想活起来,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热情和激情,达到“六动”

    课堂教学要想活起来,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热情和激情,达到“六动”。

   一是眼要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知识90%是通过眼睛获得的,可见眼的重要。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察教师行为及教师展现的资料、教具、板书等,形成感性认识。这种认识愈丰富愈深刻,愈能让学生产生生动的思维反映和多维的情感体验,其教学效果就愈强。所以,如何调动学生的眼是每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在首先解决的问题。

    二是耳要动。和眼一样,耳接受知识和信息也是一种被动的方式。在外界信号的刺激下耳朵接受信息并向大脑传输,耳朵的传输也和眼睛一样,传输的效果依赖于信息的呈现方式和强度,这决定于教师的课堂设计和课堂导演的能力。

    三是要口动。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动口,甚至只要有动口的欲望,就说明了学生已经处于被激发状态。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悱”的状态,达到了这种状态,就说明教学有了学生的心理和情感起点。如果达不到这个状态,那么课堂教学将会处在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

    四是要手动。手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手的动作是直接受大脑支配的,她完成的是大脑的指令;反过来,手的勤动和灵动又直接地促进了脑的发育和发展,动手能力可以说是智力水平的最好反映,手在课堂上是不是处于有效的律动状态是学生课堂接受和理解水平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判断标准。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把所有学生的手都处在自己的有效监控指导之下,这节课就是成功的。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的手要么不动,要么不按教师的引导乱动,要么按照教师的要求动的太一致太整齐,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就需要教师的智慧了。

    五是要腔动。学生在课堂上要发声并且是无拘无束的发声自由自在地发声。我们中国的课堂规矩太多,学生这也不敢说,那也不敢说,所以新课程的一个理念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勇敢地说出来。其实,这个东西并不是西方的专利,而是我们老祖宗的产品。大家还记得那篇《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文章吧,那种课堂是多么的令人羡慕啊,学生们大胆在教师面前表达自己的感受,多么坦率多么有情感。我们今天的教室如果也能达到这样,我们也就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了。

    六是要体动。这个在中国推行起来可能难度更大,到中国的幼儿园小学去看一看,我们是以学生做的是否笔直,回答是否整齐划一为好学生标准的,可以说,个性消磨的越多我们就说教育越成功,因为整个中国的历史基本上都是以培养“顺民”为教育之目的,个性的张扬是受到社会主流的批判的;而西方却和我们相反,他们极力推崇个性和自由,对于人性的尊重和弘扬几达无以复加的地步。现在我们的新课程引进西方的这种教育观点,我们就要注意引导学生不但会看会听会记而且要敢于讨论敢于表演,不要一味为了追求完美而生怕露怯出丑,而要大胆地用自己的身体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从来保证我们学到的都是真实的灵动的可以再现的,再也不要让我们的学生做那种秀衣夜行的蠢事了。

    课堂是以学生为核心的,学生的眼、耳、口、手、腔、体都动起来了的话,学生就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了,也就达到了活跃课堂、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和健全人格的目的了。

   一管之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