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一粒醒目的红豆
-和孩子一起共读《把自己变成一颗红豆》
孩子的暑假阅读作业上有一篇文章,妈妈在给孩子改的过程中发现这是一篇非常启迪智慧的好文。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把自己变成一颗红豆》。妈妈读后也如醍醐灌顶一般,受益匪浅,就和孩子一起共同研阅。

故事讲的是,农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接连赶了几个人才市场,都没有找到一份工作,那天,再次遭遇挫折的他们,垂头丧气地走进一家小酒店,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宣泄着满腹的牢骚,直后悔自己当初进错了校门,选错专业。
这时,一位身着名牌、神态悠然的年轻人面对大学生的抱怨,告诉他们不成功的原因是因为还没达到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水平的程度,这个年轻人让他们各拿一粒绿豆放入一杯绿豆之中,并让他们从中检出自己的一颗,一模一样的绿豆,四个大学生瞪大眼睛,谁也挑不出来。
年轻人又从兜里捣鬼掏出四粒红豆,扔在那一堆绿豆里面。 大学生们很轻松就挑出了那四粒颜色醒目的红豆。
“那么,现在我问你们,谁能证明自己是一粒与众不同的红豆呢?”年轻人收起桌子上的绿豆,给几个聪明的大学生留下这个话题,便转身离去。
后来,他们惊讶地得知那位年轻人就是一家跨国种子公司26岁的总经理。在当今粮食连年滞销的形势下,他靠经营系列“红色粮食”闯开了市场。目前,他麾下拥有员工2000多人,资产逾亿元,而他现在的最高学历是—初中毕业。
“再醒目一些,再特别一些,再超凡脱俗一些。”这是一位美国富豪的成功秘诀。四位大学生终于明白了:只是具备了一点才识便抱怨怀才不遇.却从没想过自己是不是一粒醒目的红豆。
读完故事,妈妈不仅佩服窦桂梅老师的阅读设计,让孩子们在学到基本知识的同时,更通过一个个故事懂得学习做人的道理,带给人以深深的启迪。就是作家长的,也深受教育。
妈妈问孩子,这篇文章好不好?
孩子答,好!
妈妈问,你说说,这四个年轻人为什么找不到工作?(除了客观上的原因外)
孩子说,那是因为他们还不够优秀,就像红豆在绿豆里一样,一眼就让人看中。
孩子,你说的太好了!我们生活正在这个社会里,有很多时候,感到自己也做了一定的努力,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
我们很多人心中总是升起一种冤气,认为是别人或者是环境不好,从不把眼睛向里看看,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够好,结果不断抱怨,不断痛苦,最后变成了一个“愤青”有的人上了年纪还是一个“老愤青”。
妈妈,什么是“愤青”?
“愤青”就是愤怒的青年。这样的人其实思考问题不是理性和全面的。总在观察别人过错的人,他怎么可以进步呢?
所以,我的孩子,你看,当一个人不如意的时候,要先学会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完美的地方,通过仔细反观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就立即下手去纠正,并竭尽全力,那么自己就会非常快速的得到提升,是不是比坐下来埋怨别人、埋怨环境要有智慧呢?
妈妈,你说的真对。
结合到妈妈自己,也有犯过这样的毛病,有时候辛辛苦苦做好的饭菜,结果你们一吃,发现味道有点咸,就抱怨妈妈。这时候妈妈就会感到很委屈,但是转念一想,确实是自己做得不完美啊,如果再去生你们的气,不是正好错了方向吗?其实是自己做得不够好,下一次做好自己就行了。人其实很多的苦就是因为思考的方向和真正正确的方向相反,真正的南辕北辙啊!你看,妈妈在一步步扭转着自己思维的方向呢!
孩子,你有过这样的事情吗?
妈妈,我也有过,在学校没有人给我玩的时候,以前我总是感到是别人的不对,现在我明白了那是自己做的不够好。
孩子,你真是太棒了!发现自己的问题是能够改正的前提。所以古人要我们时时反省自己呢。论语中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经常反观自己,就会时时提醒自己,就不会抱怨别人。这样人际关系也改变了,自己也快乐了,你说,正确的思考方法重要不重要呢?
孩子重重地点点头。妈妈,我们要让自己变成一颗醒目的红豆,当自己是一粒和别人一样的绿豆时,努力让自己变成红豆,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欣赏。
是啊,孩子,遇到不顺心或者挫折的时候,我们都记住,不是环境不够好,而是我们没有足够的好,自己还不是一粒卓尔不群的红豆。这时候,要沉下心来,苦练内功,这样才会离成功进一步。
怨天尤人的人,永远在原地打转,快乐就会离他越来越远。
孩子,让我们都记住今天讨论的这些内容,努力做一颗醒目的红豆,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