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新概念快速作文之改写诗歌作文

2017-06-20 
新概念快速作文之改写诗歌在我国浩渺的文学王国里,诗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诗经》到《离骚》,从唐诗到宋
 

新概念快速作文之改写诗歌

在我国浩渺的文学王国里,诗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诗经》到《离骚》,从唐诗到宋词,诗歌的影子存在于各个时代,浓缩着历史变迁,折射着风土民情,也凝结着诗人的心灵之声。诗歌以其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特点,包含着作品丰富的内涵和诗人情感。

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古人流传下来的这些“瑰宝”。其中,改写诗歌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本次习作,我们就是学习改写诗歌。

一、习作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2.领悟诗歌意境,把诗歌改写成一篇现代文,想象要合理。

二、习作源泉

1.生活体验

诗歌源于生活,诗歌折射着生活。生活如画,生活如诗。

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或者几首诗抄下来,背下来。

查找资料。上网或者去图书馆,查找所选诗的意思,查找诗人的生平以及写诗的背景材料。

2.名家赏读

改写《赠汪伦》

   原诗: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傍晚时分,住在汪伦家的李白突然收到母亲的来信,信中写道:“白儿:你父亲病重,希望早日见到你。见信后速回!”

    李白看过母亲的来信后,心急如焚,心想:想不到家里会发生这样的事,我得赶快返回家乡。不过天色已晚,只能明天动身了。于是,他马上收拾行李,心里想:作为好朋友,回家这件事应该和汪伦说一下,但是汪伦知道后肯定舍不得我走,还会为我的父亲担心。怎么办呢?不如来个不辞而别,对,就这么办!

    第二天一大早,李白写好了辞别信,放在桌子上,悄悄地离开了汪伦家。李白来到桃花潭边,只见杨柳依依,早春的桃花已探出了脑袋,粉的像霞,红的似火,给大地增添了几分春色;潭面上冷冷清清,飘着一叶小舟,船夫已站在船头整装待发了。望着平静无波的潭面,李白想到曾经与汪伦在此划船畅游的情景,依依惜别之情油然而生,不禁流下了悲伤的眼泪。想起汪伦可能快醒了,朋友送别,难免会悲伤,于是李白转身踏上小舟。就在这时,李白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悠扬而又熟悉的歌声,是谁一大早来到岸边?难道是汪伦?李白好生奇怪,急忙下船去看。

    声音近了,果然是汪伦用脚步打着节拍,边走边唱,那歌词都是挽留李白的语句。李白听了大为感动,赶快迎上去。汪伦说:“李兄,怎么连说也不说就要走?是小弟招待不周,还是……”不等汪伦说完,李白赶快解释道:“汪兄,你误会了,多谢你这些天来对我的盛情款待。我要走是因为收到家母来信,得知父亲病重,我不走不行啊!我不想让你担心,才不辞而别的,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赶来了。”汪伦听了,叹了口气说:“我昨日见你神情不对劲,担心你有什么事,今天一大早我就起来了,见你往这边走,就跟过来了。唉,想不到你我今天就要分别了。”“汪兄,我要走了,好好保重,后会有期。”李白泪眼模糊。汪伦含着泪说:“李兄,既然如此,那你就赶快出发吧!希望你再来我家做客。”此时,李白有感而发,随口吟出了《赠汪伦》这首诗。于是,两人挥泪而别。

改写《上邪yé》

    原诗: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当代著名作家琼瑶女士的很多小说中都引用了古典诗歌,甚至她写的小说名字都直接用诗歌命名。这首由琼瑶的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还珠格格》中插曲的词,就是源于我国汉代乐府诗集中的一篇《上邪》。

              当

——《还珠格格》片头曲(部分歌词)

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

当河水不在流

当时间停住日月不分

当天地万物化为虚有

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

不能和你分手

你的温柔是我今生最大的守候

当太阳不在上升的时候

当地球不再转动

当春夏秋冬不再变换

当花草树木全部凋残

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散

不能和你分散

……

    读后思考

(1)你还知道哪些文章或歌词是由古诗改编的?

(2)你能从这两篇由古诗改编的故事或歌词中,总结出一些改写古诗的方法吗?

3.写法学习

怎样改写古诗

    一、改写的三条原则

    (1)诗词的原意不能变。十分清楚地理解原诗的内容,包括原诗的作者、写作背景、诗意。

(2)根据诗词的主题,展开合理的想象。   

(3)故事的情节要完整,有曲折,吸引读者。

    二、分类说明

    写景类的古诗词要侧重景物描写,抓住景物的特点。写景时,字里行间要有真情,抒发真情实感。寓情于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创造意境的重要手段。一篇好的习作要避免有景没情,做到情为景生,景为情注,只有二者巧妙结合,才能使文章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叙事类的古诗词改写要把事情叙述完整,有故事情节,有时间、地点、人物,也就是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进行改写。从内容的要求上看,要写具体生动,叙事完整,尊重诗歌原意。情节要生动,适当展开想象,有创新。

三、思维练习

雪化后,会变成什么呢?请大家开转大脑,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吧!

四、习作演练

1.命题

诗歌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瑰宝,诗歌的美在于简洁、精炼、言简意赅。大家一定会背许多经典的诗歌,你也一定有自己钟爱的诗歌。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改编成现代文,用你自己的语言,再现出诗歌的诗情画意。

2.思考

(1)你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歌是什么?

(2)你能完整地叙述一下原诗的大意吗?

(3)这首诗中,你最喜欢的地方在哪里?是哪一句还是哪几句?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再现原诗的情境和意境吗?

五、评改反思

1.伙伴作文

改写《送元二使安西》

 杨  璐

又是新的一天。打开窗户,迎面扑来泥土的清香。

下雨了。走出屋子,旅店青砖绿瓦上的灰尘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股流淌着的雨水。雨雾中,道路两旁的柳枝正在风雨中翩翩起舞,柳叶也变得青翠欲滴。

抵不过内心的那丝忧伤,景色再美又有何用?

满腹悲恸的跨上马,飞奔到约定的地点,见一人身着长袍,腰间佩着一把剑,牵着正低头吃草的枣红马在四周不停地张望、寻找着什么。我的心猛地一揪——是元兄!他的身形我太熟悉了,熟悉到漫不经心地一瞥就能认出来。他转过身,看见愣在原地的我,便松开了缰绳,迎面向我走来。

“贤弟,今朝这一别,何日才能重逢?”我笑了。可元兄一定知道,在我的笑容之下,隐藏着怎样的哀伤之情。

“元兄,时日不早了,再喝一口离别的酒吧。若你我之缘,那么来日我们定能再见!”

入口的酒辛辣无比,正好掩盖住内心的悲伤。扔掉酒瓶,元兄翻身跨上了马,最后留给了我一个满含悲意的眼神和一个疲惫的笑容,便转身掉头策马向远方,扬长而去。

我在马上看着元兄离去的背影渐行渐远,心头又涌上了那种难以表述的情感。元兄的背影淡淡的,带着一股无言的落寞心情。在逐渐明亮的光线下,散发着空灵的悲伤。草地上的脚印透出了厚重的心情,斑驳的草痕在我心中刻下了永恒的记忆。

今日之别,何日再见?

今日之别,何日再见?

今日之别,何日再见?

今日之别,有缘,再见……

读后思考

(1)这篇文章的亮点是什么?

(2)作者是把原诗什么地方详写了?哪些地方最打动你?

改写《牧童》

 郑  浩

一个夏日的早晨,太阳升起,露水消散。小毛头吃过早餐,拿起自己心爱的小笛子,抓起鞭子,打开牛棚,要去放牧了。

小毛头跳到一头脊背宽厚的老牛身上,灿烂的阳光洒向牛群,也照耀着小毛头,暖洋洋的。牛儿们走走停停,不时低下头吃一口路边的青草,小毛头自在地坐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他的笛子,不时还抽出鞭子在牛屁股上轻轻地抽打几下。很快,牛群就来到了宽阔的草原,草儿是那么嫩,那么肥,牛儿们低下头大口大口地吃着香甜的牧草。调皮的小牛不吃草,总是跑到牛妈妈身下吃奶。望着可爱的牛群,小毛头又吹响了他的牧笛,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是多么的愉悦!

伴着悠扬的笛声,牛儿们吃饱了草,缓缓地来到清澈的小溪饮水,夕阳照着弯弯的小溪,水面荡漾着粼粼红光,就连牛儿们都变成金红色的了。红红的太阳就要落到森林里去了,牛儿们吃饱了草,也喝足了水,此时的小毛头却饿极了。他扬起小鞭吆喝了一声:“回家——”金色的牛群,伴着小毛头那美妙的笛声,乘着落日的余辉向村子走去。

回到家里,妈妈正好做好了饭。小毛头狼吞虎咽地吃了个大饱,来到了院子里,皎洁的月光已洒满了整个村庄。小毛头取出他的笛子吹了一段,他感觉有些累了,就躺在了软软的草地上,他看了看牛棚里的牛,又望了望村子不远处的学堂,心想:今年把牛养大、养肥卖掉,就有明年上学的学费了。想着想着,小毛头竟然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点评

小作者真是个会想象的孩子,把唐代诗人吕岩笔下的那个聪明、天真、自由自在的小牧童写活了。他描绘的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更像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可见小作者对原诗内容烂熟于心,在此基础之上又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2.评议批改

本次习作的要求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把诗歌改写成一篇现代文,想象合理”,你达到目标了吗?请逐项对照,并对习作进行评议批注修改。

 3.习作反思

本次习作,你是否选择了自己最熟知的一首作品?是否充分了解了作者、写作背景、诗的内容、诗的意境?是否在写作时充分发挥了联想和想象的作用?是否有满意之处?是否有美中不足?

请你静下心来,把在写作中的感受写下来吧。

六、习作情志

有些人写文章会犯“用词不当”的错误,其中之一就是“褒贬不分”,也就是褒义词或贬义词用错了对象。有家电视台实况转播“老干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双先’表彰会”,有一个节目是一群女兵表演快板书,其中有一句说老干部“自诩为‘三老’”,“自诩”即自我夸耀,这样的贬义词怎么能用在受表彰的老干部身上呢?(更可笑的是,演员还把“诩”念成了“羽”。)

情志余韵

词语是有感情色彩的,也是有温度的,如果运用不合理的话会闹出很多笑话。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正确运用褒义词和贬义词,让自己的文章更出彩!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