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择校
自然界“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规律。择校上学却是办学水平不均衡,满足不了富起来的芸芸众生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怪现象。
划片招生,电脑派位,看似公平,其实不公。同在一城,凭什么你的孩子可以享受优质教育,我的孩子却不能够?
要改变择校现象,需要先变薄弱学校成为办学实力雄厚的强校。这需要两个方面的努力。
一个方面是主管教育的政府部门应大力扶持、改造薄弱校。在国家不富裕之时,集中力量办好一些重点学校,达到“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目的是正确的决策。今天,国家富裕了,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如果我们还是分重点校非重点校,就是主观制造教育不均衡了。欲息择校风,必须加快薄弱学校建设,无论是硬件配置,领导班子建设,还是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经费的投入,都应向薄弱校倾斜,帮助其成为优质学校。
另一个方面是薄弱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应发愤图强,提高自身素质,加快内涵发展,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善待每一个学生,以与日俱进的教学技能提升教学水平,扎扎实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赢得学生和学生家长的信任,保住好生源不流失,就会形成良性循环。若一味怨天尤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终有一天会“一江春水向东流”,生源尽失而无可奈何。倘若依靠走歪门邪道——高价收买尖子生,挖空心思抢生源,只能是“挖墙脚名利两亏损人不利己,抢生源自相残杀欲荣反惹羞”。
能否促进薄弱校成为优质学校,从根本上杜绝择校现象,是对一个地区主宰教育命运的公务员和学校掌门人为人民服务意识、管理理念、能力、水平的挑战与检验。
现实是残酷的,学生流失的学校,一定是办得不好的学校。
学校办得不好,原因总脱不开“条件不好”“师资羸弱”“领导无方”……
要留住本学区的生源,就要让学生家长真真切切地看到学校 “旧貌换新颜”,就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教师精彩的教学和悉心的关爱,就要建设良好的教风、培育踏实的学风、创建成为学习的乐园。
家门口的学校就是可以信赖的学校。
学区内的学校就是自己梦中的学校。
哪个还要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