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课堂上,尽量少出现乡音俚语作文

2017-06-07 
课堂上,尽量少出现乡音俚语片断一:一位老师执教《景阳冈》。教学走到了武松在酒店喝酒的环节,店家对武松介绍自

课堂上,尽量少出现乡音俚语

片断一:

一位老师执教《景阳冈》。

教学走到了武松在酒店喝酒的环节,店家对武松介绍自己的酒有多好。

老师请一名同学站起来朗读店家的话:

“我这酒叫做‘透明香’,又叫做‘出门倒’,出入口时只觉得好吃,一会就醉倒了。”

学生读得又急又快,速度不稳,好像一个生手在学开汽车,不断的启动刹车,再启动再刹车。的确需要好好指导。

学生读完后,老师这样评价:

“这是个比较性急的店家,说话一咬一咬的,以后不要咬了。”

学生坐下了,同学们和听课的老师都笑起来,我也笑了。我明白这位老师的“咬”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意思,也许很多老师也明白。但是学生明白么?我注意观察了那位读书的同学,他的反应是摸摸后脑勺,一脸迷茫地左看右看,我想,他一定不知道自己读课文怎么会是在“咬”,更不知道怎么做才能不“咬”。

片断二:

一位教师领着同学们在学习《翠鸟》。

“文章都写了什么呢?”老师问。

“写了翠鸟的外貌。”一个学生说。

“说动物的时候一般不用外貌这个词语,用‘外行’。”老师指导得很正确。

“写了翠鸟行动很敏捷。”。

老师又写上了“行动”。

“还写了什么呢?”老师继续追问。

“写了翠鸟捉鱼”。一名学生说。

“那也是动作。”

“写了翠鸟的嘴巴很长。”又一名学生说。

“那也是外貌。”

“写了它住在山洞里。”第三个同学也没有答对。

老师着急了,毕竟这么多老师在听课啊,总这么说什么时候能到点子上呢?下一个词语怎么写出来呢?情急之下一句话脱口而出:

“这不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么!怎么就是说不出来呢?”

学生们愣愣地看着他,不明白这什么意思。老师们却哄堂大笑。

不可否认,两位老师的方言俚语都比较恰当了形容了当时的一种现象,但我却感到了明显的不舒服,一种听觉和感觉的不舒服。我想,课堂是学生学习规范的语言文字的场所,老师有责任让学生们浸润在准确形象的语言之中,感受语文的魅力。老师的评价语虽然简短,但对学生却能起到很重要的鼓励引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语言一定要规范,不仅应该让学生知道我们在说什么,而且知道自己读书发言中存在的问题在哪里,优点在何处。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进步,在老师的指导中提高。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