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孩子们都热衷于给自己的新书本买贴画,除了喜洋洋和灰太狼等卡通图案外,最多的还是小燕子赵薇,姚明,成龙、周杰伦等这些明星大腕,不仅如此,孩子们对这些人了如指掌,津津乐道。
我对此并不感觉奇怪,孩子们喜欢追星这很正常。但是,当孩子们去付款的刹那,我看见了人民币上的毛主席头像,一个念头突然在我脑海闪现:人民币上的这个人是谁?你们认识吗?低年级不识字的孩子们摇了摇头,高年级的告诉我是:毛泽东。“但你们知道他的故事吗?他的小档案库是什么吗?”很多孩子在摇头,对于伟人的丰功伟绩他们更是知之甚少,看来他们对伟人的关注远远不及那些影视明星和歌星了。
一种莫名的感觉充满了我的内心,为什么孩子们对自己喜欢的这些演艺名星了如指掌,包括他们的身高、体重、星座、喜好等等,而对于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却浑然不知或知之甚少呢?如果拿周杰伦的歌和红色经典歌让孩子们去选择,他们一定会唱周杰伦的歌,听听大街小巷放的不都是流行歌曲吗?不仅如此,包括我国的许多科学家在内,孩子们都不特别的关注和了解。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首先,在我们的生活中,社会没有为孩子树立时代感的偶像。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孩子们接触的东西太多了,这些多元素的东西让时代没有了固定的偶像,媒体宣传的大都是明星生活和报道,而对身边的英雄事迹学习特别少。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花朵,他们的偶像其实就是他们儿时的记忆。但是,孩子们从小看到的动画里没有这些伟人的故事,都是些奥特曼,铠甲勇士等等暴力版的动画片,孩子们把能打架的人看作是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而市场也迎合了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出现了奥特曼图案的书包,裤子、鞋等等。再过一段时间又出现了虹猫蓝兔,于是,孩子们又追着去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喜欢看自己喜欢的偶像剧,他们对舒适生活的追求和对金钱的向往使他们缺乏了判断力,盲目追求时尚,刻意去模仿明星们的着装,发型,说话的方式等,他们会把这些成功的明星作为自己崇拜的偶像,陷入追星的深渊而不可自拔,加上媒体的宣传和报道,孩子们会对这些娱乐事件特别关注。所以,这些现象需要社会的力量来扭转,树立一个让孩子们能接受、模仿甚至崇拜的如雷锋般有影响又具有时代感的偶像,正是社会各界应当积极去思考和探索的一件大事。(为什么不制作动画版的雷锋或者其他伟人故事呢)
其次,家长没有巧妙地给孩子制造偶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第一个榜样。作为家长,自己首先要端正言行,把自己的优点展示给孩子,比如说有渊博的学识、善良的品质、万能的巧手等,让孩子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崇拜自己,这样,他就有了一个可以学习的榜样。同时,家长要让孩子多读红色经典和国学,来学习历史人物的精神和感悟传统的中华美德,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与自己选定的“偶像”结伴,让他在不知不觉中为自己树立起学习的榜样。
最后,不重视历史的学习,让孩子们关注最多的是现在。
对于孩子们,学校是他们成长的基地和摇篮,可是,学校课程的分布不均也是一个大问题,以前历史地理都是主科,可现在,地理中考不考,历史才占50分,不及主科语数英分数的三分之一,这也是造成了孩子们不特别的关注历史人物的主要原因;孩子们暑假补课基本都是语数英(英语最多),没有补历史的,而图书室里那些历史人物故事也远远没有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抢手了。对历史的钟爱好像只是我们父辈的专利,因为他们生活在那个时代,儿时的记忆就是和伟人一起从那个时代走过,这种记忆让他们更怀念和贴近历史人物,他们是和伟人最近的人。
不管是过去和现在,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物很多,他们身上都有着光芒和闪烁的地方。时代呼唤我们与时俱进,但不管怎样发展,那些精华的东西我们都应该保留,那些艰苦奋斗的岁月永远值得珍惜。但有一些最起码的知识我们必须记得:人民币上的这个人是谁?多读红色经典故事,多接触历史人物,我们才会学会珍惜和把握,才会有一颗闪闪的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