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最优秀的自己
——读《文化苦旅》有感
( 作者:高庆霖 初一上学期)
说明:
捧着一本《文化苦旅》,每当我发现有值得细细品味的段落时,我就会在那一页折一个角,每当我感觉有深刻内涵的语句时,我就会在那一句画一道横,在日后写读后感时方便利用,可当我读完整本书时,我却惊奇地发现几乎每篇文章都有三四页被折上了角,每一页都有两三句被画上了横,我百般挑选,最终决定放弃对某一篇文章的感悟,而是换成对作者,对整本书的感悟。
人生弯弯曲曲水,世事重重叠叠山;
文化奇奇丽丽美,待我认认真真游。
跟着余秋雨,我游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了一代代名人是怎样在历史上留下了他们的印记,亦感受了我们中华文化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辉煌,又是怎样遭受了近代的屈辱,作者用他的文字写入了我的心房。轻轻合上书,心中充满的是自豪,是敬佩,是愤怒,是鄙夷,五味陈杂,但我读完这本书后最深的感触,不是来自某一篇文章,而是作者本人——余秋雨。
余秋雨让我最敬佩的有四点:博学、文采、主见和毅力。
先说博学和文采,这两点都离不开日积月累的学习与阅读,当你有了足够了阅读量,你的博学便是水到渠成,而文采则就像是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两点是余秋雨能成功的基础。
我想,余秋雨之所以成为了余秋雨更主要的是因为他的主见和毅力。他的主见体现在很多地方:他毅然辞去了他的高位任命,在山河间寻访中华文明;他不辞危险,穿越万里去考察了许多重要的文明遗址;他面对诽谤,泰然自若,从容应对……他选择了一条独特的路,这路既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这条路别出心裁却又是最适合自己的,当他踏上这条路时,他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毅力,是他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前提,他选择了那一条路,便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下去:他面临充满艰辛的考察,他没有止步,他面临充满危险的考察,他没有止步,他面对着一些小人的诽谤,他反而更加昂首挺胸,信步向前,他最终闻名遐迩,成果斐然。
我们是否想过,他的主见和毅力是哪里来的呢?毫无疑问,他从实践中得到的。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他的眼里,行路不仅仅是一种释放知识的途径,他说:“路,就是书。”他将实践转化为了一种知识,这种精神是无比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或许没有他的博学与文采,但却也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我们有时也应该放下书本,在实践中以路代书,培养出自己的主见与毅力,再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凭着自己的毅力,风雨兼程,向前走去,当你走着走着,蓦然回首,你已经远远地超过了自己的期望,走出了最优秀的自己。
人生曲曲折折弯,世事梦梦幻幻云;
苦旅真真切切情,我已完完整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