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和孩子们一起去食堂吃饭。
今天吃包子,孩子们都很兴奋,端上来的一盆包子顷刻间消失了。一个孩子从地上捡起一个包子放在了餐桌上,他没有吃是有理由的,因为包子上沾满了泥土。
在这个你包子旁边还有一个包子也被抛弃了,因为这个包子长得实在太难看了,咧着大嘴,里面的馅只往外跑。我笑笑无语,我们不要去责备孩子们的偏见,在我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对于孩子们的做法我们要学会理解,更要学会去引领。
“可怜的包子!我可不像他们嫌弃你,抛弃你!来,到我温暖的肚子里来过冬吧!”我的声音不大,但是很果断有力度。旁边的孩子都盯着我看,他们的眼睛好像在说“老师要干什么呢?”我拿起那个泥包子,轻轻地揭掉上面的一层薄皮,包子立刻像海绵一样可爱了。
“你们看,这个包子多漂亮,全身是孔,说明面发的很好,真是比面包还好吃呢!”
“老师,我们也要看看自己的包子是否也是这样。”
“可以,但是皮必须吃掉!”
“老师,咱俩换换怎样?”
“那怎么行,我好不容易有一次揭馒头皮的机会,你看我一气揭成,多漂亮的手法,这个包子简直就是最完美的艺术品。”
其实还是那个包子,只不过换一种说法和做法,吃掉在地上的包子就成了特好玩,特了不起的一件事,一旦孩子们把这件事定性为自豪和满足,那么下次他们就不会觉得吃地上的包子是多么丢人的一件事了。
“老师你喜欢吃开口的包子?”一个孩子问我。
“当然,这里面有个秘密,你们知道为什么它要裂开大嘴吗?那是因为它肚子里面的馅太多了,它的肚子被撑裂了,吃包子不就是为了吃馅吗?你看那些模样好看的包子,它们的肚子扁扁的,其实是没有内容的。”
“不能以帽取人,更不能以外表取包子。”
“咱们常说‘别露馅了’也是这个道理,只有重要的事才怕露馅,这个包子露馅了,那就说明我吃到的是最重要的,最有营养价值的部分。你看看你们只追求样子好看的,其实最有营养的包子在我这里呢!”孩子们没有说话,但我知道他们心里都在思索什么。
真的,从那天之后,孩子们再也没有嫌弃过掉在地上的包子,更没有抛弃露馅的包子。其实,孩子们都知道浪费不对,只是他们不好意思,太在乎他人的看法而已。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不好意思”倒过来变成“最有意思”,从而教会孩子们该怎么做,我想,这就是教育引领的独特之处吧!